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全民“提素”盛宴 助推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宋佳)科技创新不仅是深藏在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更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民科学素质也获得较大的提升。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到8.47%,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依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不匹配。

激发好奇心是提升全民科技素质的敲门砖。9月19日是第16个全国科普日。今年科普日的主题为“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青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共十五大版块384场科普活动,为广大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提素”盛宴。                                     

加大“提素”服务供给 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据悉,今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日活动聚焦十五大攻势,与科技引领城建设、经略海洋、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开展海洋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健康科普知识进农村等活动,以科学的精神、方法和知识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生活。

青岛市科协副主席秦云鹏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本届科普日活动相比以往更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科普活动的有机融合。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在活动数量上创历年之最。在科普日活动期间,举办了系列科普活动384场,其中包括主场活动12场,重点活动258项,免费或优惠开放科普场馆52家,社区科普讲座62场;在科普活动的呈现形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第二,今年科普日创新推出了“云上科普行”活动,加大了科普传播的范围;第三,成立青岛科学传播专家团。设立青岛科学传播专家团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担任团长。

在扩大科普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质量上,青岛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近年来,青岛深入推进科普品牌建设,组织全民科学素质主题活动。2016年以来,青岛市全国科普日累计开展活动986项,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150万人次;在平台建设方面,以融合社会资源为科学普及服务,建设“社会化科技馆”,打造“中学生第二课堂”,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山东省公民素质比例为9.18%,青岛市公民素质比例已达13%,走在全省前列。

“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沃土和基础。只有推动科普资源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才能筑牢科技创新发展的根基。”秦云鹏补充道。

“提素”瞄准四类人群 重点精准施策

继“科普中国”后,中国科协在今年5月再次推出另一张金字招牌——“科创中国”。“科创中国”创立的初衷是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数字化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成立建制化科技服务团队,培育产学协同创新组织,打造试点城市“样板间”。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青岛在科创引领的谋篇布局上从未止步。从6月正式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到出台《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行动方案》,再到签署“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协议,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青岛以快速响应和积极表现而备受关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打造青岛科创城市样板间,青岛如箭在弦。

如何提升全民科技素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中指出,对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着重实施提素行动。其中,在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方面,通过“科普大讲堂”、“社会科普大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类赛事和服务活动形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式的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发动社会力量,完善校内外科技教育衔接机制和模式,最大限定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新建、改建、扩建综合性、多功能性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场所,开展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公共服务文化设施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

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上,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工作队等的示范带动作用,周边群众辐射、传播、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在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方面,引导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利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方面,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管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和业务培训中积极开展科学素质教育。

融合有“钱途” 助力科技引领城建设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也是青岛市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的主要内容之一。

科技引领城建设,是“科学”与“城市”的融合体,追求的是产、学、研、商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智核”和人们向往宜居的家园。如何用创新搞活一座城?如何推动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走向深入?

从塑造“科创中国”品牌的标准来看,包括打造“科创中国”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共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等六大任务,涉及到科技成果转换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只有将原创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成果转化做好了,融合才有前途和“钱途”,才能让人民享受到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红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青岛市虚拟现实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邓庆尧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在今年5月青岛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他表示,只有将原创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打好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人才也是关键要素。人才的聚集和提升全民素质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引进人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的环境、干事创业的氛围、留人用人的营商环境,激发人才的潜能。

根据青岛市科技局近日发布的《攻势作战方案2020年重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表》中显示,2020年度共有19项重点任务,上半年已完成3项,16项正在推进中,推动科技引领城建设落地落实见成效。其中,为激发人才活力潜能,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试点“按薪定才”,对用人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依据其薪酬等次给予认定,享受对应“绿色通道”服务;在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上,升级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和“人才服务专线”,实行一条热线联系、一站式受理,办理服务绿卡111张,受理服务咨询2000余件次;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发放电子许可3444份。下一步,青岛将突出科技创新国际化特色,加强与日、韩、德、以、乌等重点国家科技合作,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