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刘恺琦
从本周开始,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轮流做客《行风在线》,回应市民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其中,多个问题是关于学校和教师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中能看出不少学校的家校沟通仍然存在问题,沟通渠道还需进一步畅通。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几任老师,第一任就是家长,而到了学校之后,家长和老师将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过程,因此家校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沟通才能合作,合作才能共赢,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而想做好家校沟通,老师和家长们都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班级换班主任
家长质疑是否符合规定
在9月15日的节目中,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人民路第二小学上三年级,上周一早上七八点,班主任老师突然在微信群里发信息说,暂时由某某老师代课。随后家委会询问学校得到的回答是:暂由代课老师担任班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时间一个星期。该家长表示,听家委会说,代课老师是外聘托管班老师,也不知道是哪个机构的。这周,按照学校的说法原班主任本该回来了,但当天都周二了也没回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市北区教体局副局长张媛媛表示,这名代课老师不是托管班老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原来就在学校教学。教师请假有比较严格的调换报备制度,学校会根据请假时间长短,师资合理调配,全力以赴做好教育教学秩序稳定与正常推进。由于疫情期间防疫要求,原老师身体恢复之后不能立即回来,要有相关防疫证明。她表示,原老师请病假两周,下周一会正常给孩子上课;区教体局将会持续追踪与关注。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表示,这反映出学校家校沟通存在着问题,家长了解到的情况跟实际情况有出入,学校未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同时也请家长放心,青岛市此前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临聘教师管理办法》,对公办中小学校替代临聘教师的范围,招聘形式和基本程序进行规范,对临聘用教师的基本条件,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资质条件,学校招用临聘教师数量比例严格把关,确保临聘教师的质量。
家长称学校餐费上涨
菜品质量却没提高
这期节目中还有网友反映,在前一天的节目中看到,大学路小学午餐8元,两荤两素,还有水果,自己孩子所在的青岛海逸学校去年午餐10元,今年涨到12元,午餐费用虽然涨了,但是相应的菜品质量却不高,每周吃鸡肉的次数过多,也没有水果。
市北区教体局食安科科长李蔚表示,大部分学校的午餐费用为10元,应广大家长的要求,部分学校调整到12元,在调价过程中,会面向学校的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只有95%以上的家长同意,才可以执行新的价格。同时,为了做好营养餐的管理,要求公示每周食谱。她表示,线下会再进一步对学校午餐的情况做监督和了解。姜林也表示,会在线下前往学校,看看学校每天给学生的配餐的真实情况。
而实际情况如何呢?9月15日上午,姜林到青岛海逸学校首先查看了留存48小时的午餐样本,和反映问题家长提供的照片一致,但鸡块和腱子肉颜色相近,看上去就像只有一荤一素两个菜,容易令家长们误解。同时,因为目前青岛中小学食堂午餐的财政补贴主要来自区级财政,不同区市补贴的数额和内容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孩子在不同区市上学,不一定交钱多就吃得更好。姜林表示,实地考察之后能够确认两点问题,第一学校午餐是三个菜不是两个菜,第二学校确实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市北区教体局还有学校要加强食堂的精致管理,满足孩子的实际需求。
建议线下开展
“我来问教育”主题活动
针对这些问题,在节目最后的评论环节中,点评员王女士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逐一跟进落实,把问题切实解决。同时,她指出教育部门不仅应该做好线上倾听,更要注重线下倾听,真正做到开门办教育。“可以开展类似‘我来问教育’的主题活动,让民生倾诉渠道更加方便快捷,让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得到加强,多方联动,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从而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王女士说。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也有部分学校的好做法值得借鉴。青岛二十八中本学期由原来的大港二路老校区迁至大连路上的新校区,尽管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迁校后上学的路途变远了,但家长们为了学校更好地办学,努力克服自身困难,支持学校的迁校活动。据介绍,为了了解家长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暑假中,二十八中的老师们深入学生家庭,倾听困难并想办法。学校也坚持校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新老校园,比较两个校区的办学条件,让家长自己感受和选择更愿意让孩子在哪个校区学习。
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学校,9月11日,青岛湖岛小学邀请各班级家委会代表及校级家委会代表入校参观,与家长面对面座谈,打通家校沟通的渠道。交谈中,家长们积极为学校融洽管理和融通家校献言献策,氛围和谐。同时,大家还很关注学校午餐问题,通过开放日的机会,家长们不仅进入食堂实地考察午餐状况,还自己品鉴了午餐质量。吃完之后,学校又邀请家长填写“午餐品鉴留言板”,家长们把自己的意见都真诚地反映出来。
学校办学中
可以把一些决定权交给家长
“学校现在做每一个决定都很慎重,都要在做决定之前和家长充分沟通。”市北区一所小学校长告诉记者,调换班主任的情况在学校里不会很频繁,但比较常见,比如老师会有生病或休产假的情况,再比如有的老师工作调整,竞聘成为学校中层干部,就无法兼任班主任等等,这些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在处理的时候也要灵活应对。
“学校今年开学前,新老班主任就做好了交接工作,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班级的文化特色和氛围等。”该校长表示,她一直跟新班主任强调,接手后不要急着立新规,一定要先传承,让学生和家长先接纳她之后,再逐步融入新理念。“我们老师也都很理解家长的心情,想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也会比较紧张。所以新班主任也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真诚去获得家长们的认同。”
同时,为了畅通家校沟通的渠道,学校充分利用班级家委会的作用,每周都会有家长驻校办公,了解学校的日常工作。每次家长会上也会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让家长们畅所欲言。在午餐方面,该校一直是两荤两素。学校也曾考虑过给孩子添加牛奶、水果等,但因为每个孩子的餐费只有10块钱,已经基本全部用在了孩子的食材上,如果加入其他餐饮,原来的饭菜标准有可能会降低。后来经过家委会的慎重考虑,饭菜还是保持了原样。“我觉得办学还是要把很多决定权交给家长,有些家长可能对学校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但是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办学过程中,他们就能明白学校的难处,也会更理解学校和老师的做法,家校的沟通才会更加顺畅。”该校长表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