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市北教育一直在努力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抒彦 陈绪卫

254所学校配备一键报警系统,警校联动,保障校园安全;打造“初小共同体”,扩大集团化办学,让孩子家门口上好学;培养大批名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重视师德、师风;打造高品质市北教育,提高办学质量;“贴身式”招生服务……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市北区教体局多措并举,全方位推动市北教育高质量发展。

校园安全全面保障

254所学校配“一键报警”

“安全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做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据了解,市北区教体局把校园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2020年,市北区为254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目前已经全部安装完成。该系统将接入公安报警监控系统,实现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报警一张网,做到教育、公安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联网。

市北区加强校园安全“三支队伍”建设,“专兼职安全员”“护学岗”“护校队”设置率达到100%,联合公安民警、交警、家长志愿者、社区巡防人员等各方力量,在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加强联防联动,确保学生上放学安全。

同时,各学校加强校园欺凌治理,制订工作预案,并通过主题班队会、邀请法制副校长和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等方式化解学生负面情绪,避免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警校联动撑起“保护伞”

“我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上下学车特别多,我特别担心他的交通安全。”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为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市北区教体局与市北交警大队联合建立了“市北区学校周边道路联动治理微信群”,快捷处置学校周边的交通突发情况。针对各学校学生上放学进校离校的不同时段、各类出行活动,增设校园周边信号灯网格线、清理校园周边车辆等,为学校师生生命安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多措并举强化安全教育

据了解,市北区各学校扎实开展课堂安全教育,积极推行安全教育读本进课堂,做到安全教育有计划、有教师、有课时,扎实抓好“三堂安全课”,重视防溺水教育,今年以来零溺亡。

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等,提高家长对安全教育的知晓率,让安全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家庭。

有效组织安全演练,突出“实战性”。各中小学、幼儿园做好每月至少1次的安全演练和应急体验,全区平均每周举行各类安全演练达31次,做到时间、空间、人员“三个全覆盖”,切实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据了解,市北区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了教师“十项教学专业能力”实施精准化教研、“岗位双促”教师技能练兵等活动,促教师教学素养提升。实施全员轮训,突出新课程、新方法、新技术培训,通过学区教研联盟、名师大讲堂、学校校本教研、区级比赛等不同层面的展示,快速提升市北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下狠功夫规范办学

市北区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上狠下功夫,通过监督、调研、考核等多种渠道,确保学校开齐开足课程,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时间严格贯彻执行上级要求,规范教辅材料征订,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开展作业研究,优化作业设计与评价,承办了青岛市作业改革联盟研讨会,推动区域作业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保证小学生10小时睡眠,初中生8~9小时睡眠。

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学生家长宋先生表示。市北区多年来围绕“关注深度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工作核心,坚持开展市北区精品课程评选,先后培育百余门市级精品课程和近二百门区级精品课程,近千门校级优秀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学习生活。市北区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在全省进行经验推广。

重点加强教学工作的前瞻性指导,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分析会;重点加强了对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的专项调研,全面掌握中小学学校教学现状,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重点加强初小衔接研究,推动了市北区义务学段教学质量保持全市第一方阵,实现了普高达线率连续多年提升。

家长方队展风采。

招生服务更贴心

贴身服务架起“连心桥”

“我闺女今年秋天上幼儿园,我早就从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上关注招生信息了,很方便。”家住双山街道的徐女士说。据了解,为做好招生工作,市北区提前一年向全社会进行第二年入学所需材料的宣讲,并印发《市北区入学政策早知道》给家长,广泛宣传招生政策,确保新生家长提前知晓,提前准备各项入学材料。

开通95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便民服务热线,根据各校招生服务范围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流动服务站”,架起了与家长之间的“连心桥”,使居民群众在15分钟路程内,能就近找到咨询点进行咨询。在洮南路93号设立中小学招生咨询服务站,2020年现场接待家长12000余人,接听咨询电话30000余次。

为满足市民子女入学需求,市北区积极统筹规划,采取对学校进行改扩建、改造专用处室等多项措施挖潜扩班,保障了市北户籍适龄儿童均能就近入学。同时,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调剂学位,绝大部分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现了相对就近安置。

均衡教育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初小共同体”

“原来学区内初中和小学之间课程不衔接,师生不交流,资源不共享。实施‘初小共同体’改革,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市北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道。据了解,市北区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在学区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57所公办小学全部参加的18个“初小共同体”。 

由各初中牵头带领对口招生小学或周边小学,构建“学段无缝连接、学校纵向协作”新型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教师交流,实施共同体内教师阶段性的跨校、跨学段任教的“软交流”制度。仅2020年,全区各共同体交流教师达260余人,将共同体内名师辐射引领作用发挥到最大。以课程融合推动初小衔接,立足课堂教学,组建专门衔接课程开发团队,目前,各共同体基于初小衔接开发出的精品课程已达40余门。

发展“集团化名校”

市北区坚持实施义务教育名校集团化战略,通过优势互补、以强带新带弱的方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区共成立名校引领的义务教育集团7个,有24所学校参与,组成名师团队20余个,培养名师20余名,新增优质学位2万余个,一批集团成员校办学品质显著提升。

名校带新学校。所有新建校均纳入集团化办学,在名校引领下,近年来的所有新建校均实现了高起点、高水平发展,实现“新校迅速成长、百姓充分认可”的阶段性目标。

名校带老校。上清路小学、鞍山二路小学、53中三所教育集团,将老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通过优势共享,激发老校办学活力,迅速拉升老校办学品质和社会声誉。

持续推进跨区域合作办学

市北区率先在全市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先后与青岛市实验初中、青岛39中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在市北区相对薄弱的中部、北部地区开办两所优质中学的分校——青岛广雅中学、青岛39中市北分校。2020年,成功引进青岛实验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托管原青岛23中,成立青岛实验高中附属中学。三所分校实现迅速转型,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家长和学生共同进行排球垫球练习。

市北区开通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

体育锻炼不放松

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学习。据了解,市北区从空中课堂第一课开始,体育锻炼也纳入了孩子们居家生活的必须内容。学生重新返回校园后,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恢复正常开展,根据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生体能恢复和体育技能学习。

家庭教育更多样

关注学生“心”需求

市北区重视家校共育,通过组织机构完善、共育平台建设、人才资源培育和特色品牌打造“四大工程”,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温度的教育共生体。

成立局、校(园)两级家校共育工作机构,健全区、校、年级、班级四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市北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工作联盟”。研发“慧心智教”家庭教育课程助力家长做好新生衔接。组建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1+x”新生家长衔接系列课程,全区共计开展80多场衔接专场,线上平台家长听课数达57000人次,线下到校听课家长数达6万多人。疫情期间,市北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热线面向全区师生承接24小时公益咨询服务。

学校食堂也能吃到“家的味道”

举行“汇心智教”家庭教育讲座。

学生在学校“创客空间”开展科技活动。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领航工程”涌现大批名师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市北区教体局着力实施名师“领航工程”,构建了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梯次培养的名优教师骨干队伍。探索“双引领培养机制,即:高端专家引领区级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实力再造;领航教师引领项目团队品质提升。一年来,面向领航工程培养人选组织开展了9场专家主旨报告,面向领航教师组织开展了4场专题工作坊,全方位促进名师智慧升级。

借力高校资源建设市北区教师培训基地,2020年8月25日,“青岛大学市北区教师培训基地”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揭牌仪式,与青岛大学开展全面合作,借助高校优质资源,推进教师更好成长成才。

引领名师工作室建设

先后建立两批名师工作室,涵盖中、小、幼各学段和全部学科,两批共165个,成员近三千人,共打磨省市级课例800余节,指导区级课例2700余节,覆盖骨干、青年、新教师各个层面,加快了新名师成长。

名师工作室成绩斐然,刘青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7人先后被评为齐鲁名师,2人挂牌青岛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9人被评为青岛市名师,还涌现山东省特级教师5人,山东省教学能手8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25人,青岛市教学能手63人。

正师风,筑牢师德防线

市北区致力于建设一支乐于奉献、业务精湛、学识扎实、勤勉敬业、有幸福感的教师队伍。9月7日,全区5000余名教师在国旗下举行庄严宣誓: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在全区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树、宣传最美教师事迹,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做立德树人合格教师。组织教师签订《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筑牢师德防线。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上岗、晋级、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发放等相挂钩。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抒彦

今年8月,市北区5所标准化食堂建设提前完工,近五年已累计新建44处标准化食堂,惠及中小学生4万余人;市北区已有81所学校建有86处校园食堂,学校食品安全“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100%……市北区教体局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双管齐下,大力改善学生的就餐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吃得更好。

5所新食堂建设提前完工

“原来我们孩子一直吃配餐,这下好了,学校有了新食堂,以后我孩子就能吃上热乎饭了,我们家长更放心啦!”青岛宜阳路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说。据了解,2020年市北区将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纳入区办惠民实事,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提前跑手续,提早招投标,提前进场施工,青岛鞍山二路小学、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等5所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施工于8月下旬全部完工,配套食堂设备已同步安装到位,提前完成区办实事任务,又有5500余名学生将告别配餐,吃上学校做的午餐。2021年,市北区教体局将下大力气,力争将剩余具备条件的目前没有食堂的学校全部建上食堂。

多措并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每到午餐时间,就能在青岛富源路小学看到“智能爬楼机器人”抬着学生们的午餐依次为学生们运送午饭。据了解,市北区优化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实施“现代化智能厨房建设”,在青岛富源路小学率先试点“智能爬楼机器人”抬饭工作,围绕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式送餐的操作要求,确保定点定位规范送餐,有效解决了自营食堂人工不足问题。

据了解,市北区严格实施《市北区学校食品安全与学生营养健康赋能计划》,确立“自主认证、组团认证、专业认证”的食品安全与学生营养健康管理认证体系,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专(兼)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坚持每月部署、每周自查认证、每学期培训足学时、每季度问卷调查;借助管理赋能,推进“餐饮6T管理法”,注重强化学校食堂管理细节,让后厨餐具容器“有名有家”、食品库房标示明确、摆放整齐有序,优化学校食堂管理体系,实现了现有标准化食堂达标率100%、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率100%、学校食品安全“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100%、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集中用餐陪餐率100%的“四百目标”。同时,借助营养赋能,为学生制定带量营养食谱,规范公示每周食谱,全方位构建校园食品安全与学生营养健康管理新格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