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3月30日,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全面启动我市市内三区小学托管一二年级学生。历经一年多的试点,我市将全面采取“学校家委会主导、学校参与配合”的模式,即由各小学家长委员会负责对托管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各学校负责提供托管必要的场所、设施及必要的支持配合。
小学生课后托管的争议由来已久。一方面,目前小学15:50放学后,距离父母17:30下班,有一段“真空期”,托管的社会需求客观存在已久。另一方面,托管由谁承担一直难有定论,目前最为普遍的民办托管机构良莠不齐,普遍存在无证办班、教育质量不稳定、卫生条件没有保障等,让父母们放不下心。为此,市教育局在2013年10月选取了市内三区6所小学先期试点学校托管。
市教育局此次明确规定,学校托管对象为市内三区确有困难需要托管的一二年级小学生,如放学后无人照顾、父母下班较晚等。托管时间原则上为每周一至周五(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学校下午放学后,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学校和家委会协商确定。每学期初,有意托管的学生家长向本校家长委员会提出托管申请,家委会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
学校托管将采取合班的方式,组织各年级托管学生到教室、操场等场所进行集中自主学习、游戏、体育活动,或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等专用教室供学生读书、阅览和自主学习。参与托管的人员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并吸纳退休老教师、在校青年教师、大学生及社会热心人士等作为志愿者参与,目前各校情况不一,有的收费,也有的是免费托管。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和家委会要建立安全管理、家校联系、应急预案等制度,切实加强托管的管理。托管人员要做好托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托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相关新闻:
调查 试点学校扩大托管范围
前年,我市选择了青岛东川路小学等6所学校,作为小学生校内托管的试点学校。这些学校的托管情况如何?记者做了回访。东川路小学校长赵宁表示,目前学校参与托管的学生数量为20人。每天下午放学后,由一名老师和一名家长委员会的志愿者,将需要托管的学生带到指定教室,托管时间一直到下午4时30分。“如果碰到家长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托管时间。 ”赵宁说,学校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对校内托管的需求较大。目前,他们正准备在三四年级调研,查看需要托管学生的数量。条件具备后,他们将把免费托管的范围,从一二年级扩大到三四年级。 “目前老师和家长委员会的志愿者,每天托管都没有报酬。 ”赵宁说,家长委员会的志愿者们都是全职母亲,时间上较为宽裕。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山东路小学。
呼声 托管时间能否再晚点
“我们已经摸底完了,正在统计人数。 ”鞍山二路小学老师宋婷婷告诉记者,前期,市北区教育局已经下发了通知,要求各个学校统计有托管需求的学生,根据要求,确有困难和托管需求的学生,向学校申请后,由家长委员会负责统筹托管工作,学校则提供场地等。“摸底调查,每个学校都会有不只一两名学生需要托管。”李沧区教体局工作人员说。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校校长告诉记者,家长委员会的志愿者也有时间要求,前期他们曾开展过托管工作,可12名托管学生,最后都选择了校外托管。“目前的托管时间截至下午4时30分,可此时很多家长都没有下班,如果托管到太晚,家长志愿者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需要照顾。 ”这名校长说,许多家长都需要在傍晚5时30分甚至7时30分才能接走孩子。为此,家长们宁愿选择托管时间长的校外托管班。 “校内托管是好事,我们也不愿选择到校外托管,但没有办法,按照现在的托管时间,校内托管结束后还是得送到校外托管班去。 ”市民张女士是名白领,住在市北水清沟附近,而工作单位在市南。她告诉记者,单位每天5时30分下班,坐车回到家已是晚上7时。学校摸底时她曾详细了解了托管流程,发现是下午4时30分结束后,还是选择了校外托管。家长希望,托管的时间能够再延长些,真正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