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岛全媒体记者郝春梅 孙雅琴 刘金震 刘恺琦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开学前夕,为了在岛城中小学校园里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半岛都市报联合青岛市教育局发起“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倡议,得到岛城各级学校积极响应,不少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将践行光盘行动作为新学期一项大事来做。开学第一天,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学校进行探访。
小学
超八成学生“光盘”
层级式奖励不浪费
8月31日12时,伴着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市南区琴岛学校的小学生陆续在老师带领下,来到食堂准备用餐。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学校积极倡导文明卫生用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从老师到学生都共同参与,在校园中刮起一阵节约风,八成以上学生都能做到“光盘”。
“学校的饭很好,我很喜欢,今天中午最喜欢吃的是鸡腿。”二年级二班学生滕思越的午饭全部吃完。据了解,学校午餐搭配一般为一个纯荤菜、一个纯素菜和两个半荤菜,荤素搭配保证学生营养,一周饭菜都不重样。“为带头示范,学校实行陪餐制度,每天都有分管校长、行政干部和辅导员老师们与学生们一起用餐。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学生们自身实践,科学合理用餐,按需取要,践行光盘行动。”校长解育红告诉记者,学校今年6月就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学校一二年级学生饭量较小,学校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小餐盘。另外,学生如果饭不够可以随时举手示意,有食堂工作人员会为他们添饭。“学生毕竟年纪比较小,班主任在用餐时也会及时监督和叮嘱他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解育红表示。
记者探访得知,目前岛城多所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在青岛嘉峪关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二年级三班的金芃芃同学和妈妈一起向全校师生发出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据青岛嘉峪关学校校长刘群介绍,新学期里,学校将在各班级设置光盘行动监督员,每天评优,每周反馈,每个月定时给予奖励,学期末开展表彰,通过“光盘行动小达人”评选、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心愿等层级式的激励机制,在保证孩子们吃饱、吃好的前期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将勤俭节约、不浪费做到实处。
初中
学生决定加减菜量
“吃不完”会查原因
小学积极行动,初中也不在话下。8月31日中午,记者来到青岛启元学校食堂进行探访。一走进食堂,记者就看到墙面四周张贴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天地‘粮’心,珍食莫蚀”“勿以善小而不为,请珍惜每一粒米”等宣传标语。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启元学校每天中午错时就餐。11点30分左右,初中部学生有序进入食堂,排队打餐。西红柿炒鸡蛋、大头菜炒肉、鸡腿、鱼丸……工作人员忙着将饭菜打进餐盘,时不时地还询问学生菜量够不够。为了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启元学校食堂按照标准菜量给学生搭配午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饭量,主动向工作人员提出增加或减少菜量。
八年级二班曹涵杰根据自己的饭量,主动向食堂工作人员提出不要鸡腿,他也把盘子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学校的饭菜荤素搭配均匀,但我不喜欢吃鸡腿,就换成了其他饭菜,这样可以避免浪费。”曹涵杰告诉记者,学校上个学期就曾搞过“光盘行动”大比拼,比拼各个班级剩余的饭菜总量,所以很多同学都养成了“光盘”的好习惯。
记者在餐盘收集处看到,学生们倾倒的多是汤汁、骨头之类残渣。偶尔有一些学生剩下的饭菜较多,食堂也会有工作人员主动上前了解情况,看是不是饭菜不合学生的胃口,有的学生反映“鸡腿稍有些油腻”“菜量稍大了一些”,工作人员也会将反映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
青岛启元学校校长周韫轶告诉记者,在8月31日的开学第一课上,启元学校公布学生“在校就餐八常规”,老师们更是以身作则,把餐盘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同时,各班还将精心准备以“惜物爱物,文明践行”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积极争做宣传志愿者,通过征集“节约行动三字经”、“勤俭漫画集”、“节俭提示语”等活动,在全校师生内心深处,烙印下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高中
节约寓教细微之处
发倡议书拒绝浪费
8月31日中午,记者来到青岛一中,高一学生刚刚结束上午的军训,准备到食堂就餐。记者注意到,青岛一中的校园餐厅里,几乎每根立柱上都贴着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的宣传图像。而在二楼就餐区域,关于“光盘行动”和“营养均衡”的大型海报更加引人注目。
“主食和菜,要是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加,但是一定不能浪费!”随着同学们陆续来到餐厅就餐,老师们也在身边及时提醒。同学们安静就餐、秩序井然,都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盘子里的饭都吃到肚子里。高一五班王昊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已经成为高中生,更加能够理解勤俭节约四个字的含义,这不但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更应该贯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学校就餐的时候,吃多少打多少,不够的话还可以再添加,不要挑食,不要剩饭,不然就会浪费食物;在家的时候,也要及时提醒爸妈,吃多少做多少,外出就餐的时候,更是如此,坚决拒绝铺张浪费,特别是吃自助餐的时候,可以少拿多次,不要一下子拿很多,我觉得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真正实现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将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做到实处。”
青岛一中副校长鞠振国告诉记者,校学生会早就发出《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倡议书,倡议书中表示:在学校食堂用餐,按需取餐,避免剩菜,减少浪费;在外用餐,按需点餐,点菜点少,剩菜打包,做到人走桌清;理性消费,拒绝讲排场,拒绝铺张浪费;健康饮食,不暴饮暴食,做到荤素均衡;浪费为耻,节约为荣,自觉阻止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将节俭的观念与做法传播给身边的人。
高校
米饭馒头半份销售
“蓝马甲”随时反馈
驻青高校学生分批次陆续返校,冷清许久的校园里又恢复欢声笑语。记者8月31日中午来到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这里正举行“爱粮节粮、光盘行动、反对浪费”倡议,众人在一张横幅上签字署名,自愿加入爱粮节粮、反对浪费的活动中来
“食堂提供的饭菜品种比较丰富,方便大家根据口味自主选择,菜量也能够保证大家吃饱吃好。”正在食堂就餐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学校此前就一直号召光盘行动,饭菜量也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饭量点套餐、半份菜、自选称重,浪费情况相比以前已经大为减少。
此外,在学校食堂里还有一群穿着蓝马甲的学生,关注着同学们的饮食情况,他们就是学校伙食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据了解,“蓝马甲”由大一到大三年级的学生组成,承担光盘行动的督导宣传、以及餐饮质量的反馈。“他们会及时反馈各个食堂的饭菜质量,搜集师生对于餐饮的意见和建议,并执勤督促学生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学校后勤处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学校会根据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饭菜,后期学校将加强对于食材的利用,将可以利用的蔬菜物尽其用,加工制作成免费的小菜供给师生。
而在青岛理工大学,虽然学生尚未正式返校,但学校已经做好准备。后勤处副处长白林告诉记者,学校将对食堂饭菜品种进行调整,尝试米饭、馒头以半份来销售,以半份餐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以前学校一份菜250克左右,后面将推出部分180克的饭菜,增加学生在饭菜量上的选择余地。”
新学期即将到来之际,青理工食堂计划重启自选区称重,同学们吃多少可以自取多少,通过称重进行费用结算。此外,青理工将对于销售“冷门”菜品及时更换,同时在生产环节上加强监督、杜绝浪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