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独家策划│园区的困惑

□记者 赵彭

说到产业园,业内普遍以1978年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园创立来开头。蛇口工业园将“园区+地产”即产业园的商业模式第一次展现在国人面前。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产业园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成为了地方政府实现生产力聚焦、工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力抓手。

2020年,随着疫情与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中美脱钩危在悬崖,全球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实体经济的至暗时刻,从被迫启动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可窥一斑。而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从开始时的群雄并起,也到了以产业运营能力贴身肉搏的下半场。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迟疑就是消亡。经历过高速发展的产业园经济在周期性颠簸中也渐露疲态。一时间,制造与服务、产业与城市、政府引导与园区自组织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似乎有集中爆发的倾向。这不仅阻碍了产业园经济在能级上的提升,也为“园区+地产”的商业模式是否有更好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之问……

在新经济周期新政频出的当下,作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产业园经济是否能从迷惑的青春中实现转型蜕变?这不仅决定着实体经济在内外双循环形势下能否取得突破,也影响着我国在全球格局之下实现经济转型的步伐。

7月25日,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青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了青岛首届阳台音乐节(摄影 / 王军)

产业园蓬勃兴起

我国的产业园经济从深圳蛇口工业区诞生开始,到各地开发区、高新区快速涌现,到孵化器建设如火如荼,再到当下产业新城、产业地产也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大体上经历了以上四个蓬勃兴起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产业园以蛇口工业区为代表,是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产物,基本是政府主导建设,主要分布在沿海开放城市。园区多是工业园区,产业起点低,以“三来一补”的形式承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的外来加工业务为主,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园区。

1991年之后,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的感召下,第二代产业园区开始重视技术消化、技术革新,不再停留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生产层面。国家和地方均出台科技产业扶植政策,成立科技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等多种形式的孵化器,鼓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专家学者创立科技企业,同时重视技术转移与对接服务,有意识地解决产学研一体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此阶段,产业园经济不再是沿海城市的独舞,内陆省市中具有良好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城市开始崭露头角。园区建设主体也逐渐由政府(管委会)过渡为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工业地产开发商,如张江高科、天津泰达等。

2001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园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这一时期,国内经济从粗放式发展步入集约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成为时代主旋律。第三代产业园区在发展模式上,呈现出精细化发展趋势,衍生了物流、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并向生产制造企业周边集聚,开始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走向了功能复合化发展之路。园区投资建设主体也更加丰富,一批民营企业纷纷进入,产业地产日渐火爆。

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加快产业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园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第四代产业园在发展模式上,相比本世纪前十年的产业园区,除了厂房、办公楼、商务酒店之外,商业、学校、医院等业态共生出现,不仅在功能上全面切合城市发展需要,在环境的打造上也更加宜居,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更加有效。同时,凭借市场化手段,依托专业化的服务平台,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产业关联打造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产业生态链。使得“产城融合”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

难纾发展困惑

1978年至今,几经迭代,产业园经济已极具规模,但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发展中存在着的种种隐忧也逐渐显现。

“曾经产业园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与此同时,产业链低端、同质化成为诸多产业园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近10年更是带来了局部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合作缺失等弊端。” 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大客户中心总监赵朋表示。

园区同质化主要指不同类型或相同类型园区在功能定位、产业方向、政策设计等方面趋同的现象。例如,以扩大出口贸易、引进外资为主要目的的经开区和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内研发成果转化为目的的高新区的产业特色和发展模式逐渐相同。

中国开发区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中国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多个,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0%以上。但这个数据统计口径比较窄,实际存在的产业园恐怕要远高于这个数据。

赵朋说:“同质化以产业趋同为主,但政策设计趋同也不可忽视。在园区规划层面,各地规划发展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出现了相似现象。在具体政策上,各地园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政策也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差异主要在优惠力度上,相反因为过于相似而形成了政策的‘价格竞争’。”实际上,产业趋同与政策趋同是相互叠加循环的,在政策鼓励下,园区集中发展少数产业;而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各地“拼优惠”,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园区发展同质化的核心问题之外,我国产业园经济还存在着产业质量不高,服务不健全,产融结合发展缓慢难以形成园区经济生态的问题。

首先,同质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中国人民大学MBA资深房地产分析师蔺振东认为:“不少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大而全和短期效益,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定位不明确,片面追求大企业,甚至没有行业门槛,导致园区产业和企业混杂不堪。”

其次,产业园区作为地方拉动经济的重要工具,很多园区不顾当地实际经济需求和发展环境盲目地跟进热度较大的产业,但由于缺少城市资源的支撑,多数园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不匹配。蔺振东说:“很多产业园概念不错,但落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配套政策跟进难,地方政府不积极,企业进驻后,难以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没有实现产业园的集成化和企业间的互相促进。另一方面,产业园开发企业,重开发,轻运营,甚至以产业名义旗号开发城市地产,建办公楼、建住宅,同质化严重,忽视了生产企业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实际需求。”

最后,“国内产业园区发展初期更多的是满足于企业的集中,相匹配的生产服务业则天然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问题日趋严重。”蔺振东还表示,园区过分强调经济功能而忽视社会功能,难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比如,产业园区与居民区在空间上大都处于分离状态,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设施和金融、技术、物流、培训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与城”的分离使得“先乐业后安居”成为了空谈。

破危局需本位回归

2020年,黑天鹅迭起……

产业园经济在这历史之轮下,也体现出了转型的需要。然而,转还是不转?对于产业园来说,不啻于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哲学迷思。毕竟,转型在几率上有两种可能,不仅意味着有了危机中寻找转机的机遇,也意味着困局之下会迎来新的风险。

2019年有一则新闻,著名的产业地产开发企业华夏幸福不仅挥刀砍掉了特色小镇所有业务,将环京地带的优质物业打包卖给万科,更是将25.5%的股权拱手出让,甚至不惜冒着引狼入室的风险战略“牵手”平安中国,以解资金之忧。而到了2020年,华夏幸福仍然没有走出衰退的趋势。

而在生产方面,2019年,东北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法库陶瓷产业园区近10家规模以上生产及配套企业陷入停工状态。为了应对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法库产区将现有规划设计产能由过去的5亿平方米压缩至3亿平方米,限产幅度高达40%……

是产业园经济不行了吗?

答案很可能是确定的。作为时代的产物,产业园经济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曾经,城市经济发展周期到来,市场需求推动了产业园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新旧时代转型期的到来,产业园区简单地搭城市经济发展顺风车的难度越来越大,天时、地利、人和都变了,产业的形势和土壤也都变了,想重复过去的成功和高光时刻已经不大可能。

而产业园区要渡过此轮危机,必须要严格厘清思路。资源整合、物业租售和运营服务的收入、财务模型、资本运营等要素要平衡合理,另外要构建完善的生产发展模型,以提升园区产业能级。

打破发展僵局,需要开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联手,真正做到落实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做好企业入驻后的配套政策和配套服务,合理引导才能为产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蔺振东强调:“第一,产业园开发商要成为资源协调者角色,汇集企业需求,联通企业和地方政府,保证信息通畅,便于产业促进政策落地可行。第二,地方政府成为产业领航员,为产业园做好政府配套,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集群效应,企业进驻后,降低上下游交易沟通成本,这样才能形成集聚效应。第三,作为产业园运营方,要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实现盈利,而不能只做招商,不做运营,散养式发展。只有做到上述措施,各司其职,产业园才能成为产业链的孵化室,产业起来了,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才会跟进,最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好局面。”

对此赵朋也认为,做产业的出发点是促进产业培育和发展,让产业园经济回归产业本位,产融生态搭建是关键举措。他说,“尤其在经济内循环之下,产业园的运营更要走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的科学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结构性转型中实现升级。而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园作为实体经济中的载体,可以预见,冲破发展樊笼的产业园经济,在未来仍然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橡胶谷的“硅谷式”突破

8月12日,2020青岛市民营企业百强中,赛轮集团凭借雄厚的实力从众多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位列青岛民企百强第八位,蝉联制造业榜首。赛轮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重要的产业依托,它背靠橡胶谷重要的产业集聚中心,拥有行业内最前沿的科研创新与孵化服务能力。

橡胶谷集团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全国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单位,从2011年发展至今,孵化、带动了一批以青岛为中心、在山东乃至全国橡胶产业中的知名企业。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还盘活了青岛传统工业棉纺织厂旧址,将橡胶谷模式复制,打造了具有青岛文旅特色的纺织谷。作为中国第一个橡胶产业的“硅谷”,青岛橡胶谷是如何开创和突破硅谷发展模式的?本刊记者就此对橡胶谷集团张焱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记者:为什么提出要打造橡胶“硅谷”?

张焱:21世纪第一个10年,我国橡胶行业迅速发展,不论是速度还是体量上,中国的橡胶工业制造已成为全球第一,同时突出问题的也就体现了出来:一方面,一些国家对中国橡胶轮胎进行贸易、技术等方面进行打压;另一方面,我国橡胶产业规模体量大、结构性产能过剩,企业之间相互恶性竞争,所以品牌、研发、市场、竞争力、产业布局等各方面问题都暴露出来。不管是行业间还是企业间开会讨论解决问题时,大家都慷慨激昂、振振有词,但是会开完了一些人还是各忙各的,走以前的老路子,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痛点问题到底应该由谁解决、怎么解决,依旧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这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决心联合青岛市四方区政府(现青岛市市北区政府)、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四方开一个研讨会,商讨解决思路。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2008年、2009年左右,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轮胎特保案和“双反”政策,国内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国外市场又生变化。当时,美国是我国重要的海外市场,有近三分之一的轮胎销往美国。最高峰期中国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出口额接近22亿美元,受到轮胎特保案影响,中国该类产品对美出口急剧下降,2011年对美国汽车轮胎出口额只有9.68亿美元,下降了一半多。此外,A股多家轮胎上市企业股票价格齐刷刷下跌,其中,双钱股份、S佳通开盘即被封在跌停板上,青岛双星、黔轮胎A股收盘跌幅均超过6%。这对我国橡胶轮胎行业打击非常大,我们却束手无策。当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文英代表中国行业协会去美国作抗诉,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最终没有采纳我们的诉求,还是按照美国的特保案执行了。

研讨会上,大家谈到这个话题时都很悲愤、辛酸,甚至眼含热泪:中国轮胎发展不强的时候,你们瞧不起我们,现在强大了、成长起来了别人就要打压我们,而且我们毫无反击之力。这时候大家就有一个共鸣了:能不能在行业里通过一种模式创新,推动改变橡胶行业发展的格局与现状。

之后我们就想到美国硅谷已成为全球新经济的引擎,推动和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一个硅谷为什么会做到这个程度?橡胶行业能不能像硅谷一样打造一个产业园,建立推动行业发展的一种引擎或者模式,改变当时的发展格局呢?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想法,橡胶硅谷的建议就提出来了。之后,我就主动请缨去调研和考察,研究如何做好这篇文章,题目已经有了,就是“橡胶谷”,给了我这样一篇命题作文,可是这篇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写、用什么题材来写,我们都不知道。

记者:橡胶谷产业园与其他产业园的区别是什么?

张焱:后来我们到硅谷实地参观学习,不只是硅谷,国内我们也参观了很多园区,像软件园、工业园,甚至义乌小商品城等,全都参观学习了一遍。硅谷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种启发,我们要学习的是硅谷的精神,而不是沉迷于制造硅谷的“概念”。

对比来看,首先,硅谷是自然形成的,是美国特定的市场机制下产生的。硅谷不会设置什么硅谷管理委员会,也没有特定的园区管理人员,就在圣何塞那一座城市周围,潜移默化地汇聚了一批像惠普、苹果、英特尔等顶级企业,当然这种集中效应也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它潜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政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只要你有想法,那么你到硅谷后要资金有资金,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一个想法很容易落地变现并成功。当然,还有包括像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科研、人才的加持,它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生态,并不是靠人来管理的,也不是人为有意识地主导和规划的。

其次,国内很多产业园规划时,恨不得一股脑100%全是这一类东西,这样最后就只能是合并同类项了。硅谷发展半导体产业,技术方面只占30%,科研方面占30%,其余做的是金融、中介服务,即大环境、配套服务的项目。

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当年义乌小商品城模式炙手可热,他们的方式就是实行定税制,建完房屋之后租给商家收房租,一天一平米6块钱,之后不论商家规模做得多大都不会收取额外收费,如果这一个商家死掉,就换另一家,一个店铺后面有五六家排队,已经形成一种黑洞效应。这就是典型的合并同类项的模式,它聚集了一批箱包、纽扣、鞋帽、玩具等小商品,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我认为它更像是一种“动物园式”的管理,弊端在于所有商家就像是生活在一个笼子里,老虎的对面哪怕是有鹿,我饲养员不喂你,你一样吃不到,就会饿死,商家生存的空间是靠饲养员的喂养。这种模式对橡胶轮胎产业来讲,第一,我们学不来,缺少特定历史环境下定税制的优惠;第二,我也质疑这种模式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今年疫情影响下,电商、外贸等大环境的冲击对义乌小商品城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想做的是像硅谷那样的生态圈,它是那种上下游产业链相融共生、相辅相成的。身在其中,不管是一粒种子还是参天大树,企业想要的阳光雨露,园区都能想办法给你,关键性资源要素我都能给你配备起来。这就是要借助平台经济的理念,打造一个“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高度融合、O2O联动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这就是橡胶谷运营模式的核心。橡胶谷的定位,就是要打造成为全球化工橡胶行业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运用平台经济理念,如今橡胶谷已搭建起了“橡胶谷平台金字塔体系”,为行业搭建起四大群属十二大服务平台,成为了“全球化工橡胶行业的硅谷”。

记者:如何理解橡胶谷是“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这一个概念?

张焱:建立一个第三方公司其实很容易,但是要达到具备公信力的标准要求并不简单。例如毕马威,但作为第三方服务公司它缺乏综合性,它能做得只是财务、咨询类服务。行业的痛点问题往往是系统的问题,所以必须要用系统的方案和手段去解决。系统也有针对性,橡胶轮胎行业针对的是制造业这一端。目前,橡胶轮胎产业在制造环节做得很大,但是我们缺少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于是我们创新提出了打造行业“微笑曲线”的概念。

具体来讲,“微笑曲线”的两端,一个是科研端,体现的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端是市场端,打造行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硅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态圈的启发,未来,依靠“橡胶硅谷”的生态圈发展模式,行业不仅要实现在规模上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链的升级,走到价值链的高端。围绕着这两端,便形成了橡胶谷的四个核心业务。

一是围绕着技术科研端,打造了知识产权中心。在建立橡胶谷之初,我们并没有意识要成立知识产权中心。2012年左右,美国阿克隆市议长到橡胶谷参观,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知识产权该如何保护?恰在那时候,美国政府正在诟病中国知识产权的问题。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橡胶谷找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讨论合作,双方一拍即合,成立了现在这家“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这样就把国家队与地方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了橡胶行业领域综合性的知识产权服务公司。现在,橡胶谷涵盖了国家级、省市级、行业级各种牌照和相关业务,包括核心专利价值挖掘、质押融资、贷款等。还创新利用无形资产来质押,在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方面,橡胶谷知识产权公司作为专利评估单位给企业评估专利贷款金额已达1.5亿元。

二是打造国家级专业型孵化器。青岛橡胶谷这种以“校园+园区+产业平台”模式形成的创新运营平台,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化工橡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全国一共有17家企业入选,其中,山东省有2家企业入选,一家是橡胶谷集团,另一家是海尔,而橡胶谷则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化工橡胶为核心建设的专业化众创空间。

三是建立产业人才培训学校。经过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橡胶谷还缺少与国际的合作,产业要想扩大影响,必须走出去。中国产业结构、教学学科完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人才都能找到,但是在东南亚等国家找不到橡胶机械、自动化等着方面的人才,于是我们当时跟泰国宋卡王子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三方合作,建立了泰中国际橡胶学院,实行“2+2”本科专业化培训,是中国高校在国外设立的首个工科类、具有橡胶专业特色的学院。

四是成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目前橡胶谷已分别跟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白俄罗斯的四个大学合作,将对方的优势技术与我们的需求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在俄罗斯建立自己的技术转移中心,把我们的优势带出去,形成双向的互利共赢,目前正在拓展和尝试。

市场端也要创新,橡胶谷不能只是做成一个大贸易公司。橡胶轮胎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资金量需求特别大,所以不能仅靠银行贷款。

长期以来,山东轮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联保”怪圈,一旦某个企业资金链断开,就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相连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之前大王镇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为了摆脱银行贷款难、融资难,避开企业间“联保”困局,橡胶谷提出了供应链解决方案,用业务结构的设计躲过市场风险,同时分解风险、化整为零,甚至还能帮助一部分轮胎厂开辟新的销售途径,让橡胶谷与企业之间法律约束越来越紧密。每个环节都不是无偿的,将公司原来的沉默成本转化为橡胶谷的利润,在不增加企业额外成本基础上,还帮企业分解风险,扩大规模,彼此之间的风险也互相抵消掉,这只是其中一种方式。其次还能帮助企业提高品牌、扩大规模,实现科学、良性运转等。企业生产过程中如果需要国际上的知名专家或团队指导,橡胶谷都能帮助企业联系到资源,尽力促成合作,为企业发展实现全链条服务。

我们把供应链金融系统称之为高速公路系统,这一端是天然橡胶生产国,另一端是轮胎厂,橡胶谷就像是一个多功能服务区,企业中途需要资金,供应链金融就可以给企业提供;如果需要对冲风险,橡胶谷还建立了大宗现货交易平台,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减少了贸易商之间的成本叠加,帮助企业减轻仓储、库存管理等人工成本,避免重复仓、重复质押产生的杠杆、泡沫,建立起一个天然橡胶的“银行”。

项目落地才是真正的创新,如今,橡胶谷入驻企业数量达330余家,集合了8个国家级和65家省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园区注册企业累计营收662.7亿元,累计纳税3.63亿元。集团共有子、孙公司数十家,并在泰国、俄罗斯和我国徐州、烟台、莱芜、东营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此外,橡胶谷的“生态圈”正在进行模式输出,在青岛纺织谷、智能绿谷、节能谷甚至自贸区、上合示范区落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