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第三届中国农业创富大会 看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八月的青岛,让全国“三农”人瞩目。8月28日--29日,全国各地5万名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长、种养大户、基地、园区和涉农公司等齐聚青岛,共赴一场“新农人”的盛会——第三届中国(山东)农业创富大会暨2020乡村振兴青岛峰会。大会在位于即墨区的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吸引了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国外800余家企业参展,现场参加人数达5万人次。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城乡大循环战略,意义尤为重要。国内农业行业产销循环在本届大会中得到充分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网红主播通过边吃边逛边直播形式,把优质农产品的卖点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展位、洽谈等方式,现场订单不断。疫情下,帮助企业渡难关,抢机遇,同样也提振了“三农”人创富信心。

新机型新技术新产品亮相受追捧

8月28日上午8点半,农业创富大会一开馆,数万名观众就涌入位于展馆中。琳琅满目的优质农产品摆满了800多个展位,很多市民转上一圈,饱了。在位于青岛农品展区的冰激凌地瓜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这是烤地瓜,打开包装后就像刚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的烤地瓜,可以直接吃,感觉就像吃雪糕吃冰激凌一样。里面含有果糖,果糖遇冷会更甜。如果不想吃凉的,也可以用微波炉或者烤箱加热三分钟,方便快捷。“展台前的工作人员拿着产品向市民介绍。

生活经验丰富的人们都知道,很多时候往往一个小改变就能让原本普通的产品华丽转身,一块平平无奇的红薯,一个小创意让它成了网红爆款。这款冰激凌烤红薯采用的是低温锁芯技术,最大还原刚出炉烤红薯的那份香甜,冷热两吃,让消费者感受冰与火的双重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当下,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在现代农业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展区像这种新机型、新技术、新产品比比皆是。在山东农业大学展区内,一台机器独占C位,一看就是个厉害角色。”这个是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它可以放到大田、大棚、温室等地方,通过数据控制进行作业。机器上端是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测一些气象数据,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温湿度还有光照传感器等;机器下端是土壤传感器,可以测量土壤的温度、湿度,通过检测这些数据进行控制。“山东大学研究人员刘鹏菊介绍,这台由山东大学自主研发的设备,因加装了一块太阳能面板,而克服了传统设备续航能力差的短板,实现了可持续话运转,更加省时省力。

在展区的通道里,一个又大又重的铁疙瘩,在手机的操控下来回走动。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机器叫做无人驾驶果园管理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还有电脑端来设置作业类型,作业路线,规划好了就可以自动下地干活。“此机器第一次在展会上公开亮相。一共包含三个模块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喷药,运用陶瓷喷头,喷射的幅度达10米,完全可以喷透果园。第二个功能是可以搭载一个割草机进行割草作业。第三个是运输的功能。有了这些功能,这款机器可以替代人进行果园管理。”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涵盖了农业里面的各个领域版块,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版本,可以扩容版块,增加产品知识库、产品溯源、监管平台等。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后,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也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进步的步伐。

碰撞思维花火 解密袁家村乡村产业

本届大会以“乡村振兴 全面小康”为主题,以“乡村振兴”和“产销对接”为核心,为稳固脱贫成果、深化全面小康、推动富民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会展面积约3万平方米,规模达到历届之最,共分为七大主题展区,涉及农资、农产,农业品牌、农机、创富项目、文旅产业、扶贫成果等多个方面,集中呈现山东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成果成就。

作为大会的重量级板块——2020乡村振兴青岛峰会之“乡村振兴 大国榜样”主题论坛上,农业科研高校和农业领域知名专家、优秀农业企业家代表相聚一堂,围绕解析农业走向等进行交流分享经验,碰撞思维花火。

全国乡村振兴模型的“制造者”、乡村旅游的“黑马典范——袁家村,是一个只有286人的村,一个能带动周边十余村致富的村,一个最高日游客接待量达18万人的村,一个年游客量超百万的村,一个酸奶厂年利润超千万的村,一个年收入过亿的村。这在中国乡村发展中极为少见,被称为“袁家村”模式。袁家村为什么会成功?其他乡村应如何从中获取经验?会上,中国乡村振兴袁家村课题负责人、国家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导师宰建伟以《创新与共享:袁家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为题进行主题演讲,透过现象看本质,阐述袁家村发生巨大转变的深刻内涵。

宰建伟认为,袁家村成功的背后是两个创举。一是,袁家村是乡村旅游三产融合的创新者。商业模式:通过打造以关中民俗和乡村生活为核心内容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形成村景合一、三产融合、相容共生、互补兼顾、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完备商业体系和成熟商业模式。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既有田园风光,又享时尚生活;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愁民俗,宜业宜居,开放多元的乡村生活综合体。二是,袁家村是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创新者。 组织模式:袁家村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40年后,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在没有任何强迫命令的前提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用产业化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由农民自主解决三农问题,走上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之路,破解了长期困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三农问题。

袁家村成功后,曾被众多乡村旅游效仿,但结果却很尴尬,基本上模仿一个死一个。究竟为什么呢?宰建伟认为,袁家村成功的原因,首先是超级IP,解决了乡村如何吸引游客来的问题;其次是三产融合,解决了旅游如何做成产业的问题;再次是股份合作,解决了村民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经验是袁家村通过三步走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第一步,创建农民创业平台,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为载体,通过袁家村农民学校对村民进行教育和培训,使村民初步具有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然后提供优惠政策和基本条件,让村民分期分批低成本或无成本进入平台。根据市场调研,设计业态、遴选项目、挑选商户。 第二步,发现、培育和扶持优势项目并逐步产业化,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对所有项目和商户进行动态管理。经过市场选择,发现和确定优势项目,加以扶持和培育。考察市场前景,评估风险和效益。最终确定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可以扩大再生产的优势项目逐步产业化。第三步,增资扩股,成立农民合作社。对优势项目增资扩股,成立农民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原则是:全民参与、入股自愿、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各个项目互相参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利益均衡,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博士生导师曹林奎教授做主题报告《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时表示,我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应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包含:1、农业产业整合型。通过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内部子产业在经营主体内或主体之间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关联,建立起“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成功案例有:上海崇明中新泰生农场。 2、农业产业链延伸型。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向前后不断延伸效益链,产生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品牌与服务 效益1+1>2的放大效应。成功案例有:北京“桃产业链”。 3、农业多功能拓展型。通过拓展农业和农村功能,实现其生产、生活、 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与互补,丰富科教、文化、艺术、休闲、体验等内涵, 形成农业多功能拓展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成功案例有:广州百万葵园、美国加州蒙大维酒庄等。

打造齐鲁样板 青岛推进乡村“五个振兴”

自2018年起,中国(山东)农业创富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逐步成为具有品牌力、影响力、发展力和权威性的山东农业盛会,也是目前全国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为关注的大会。此次大会首次选择在青岛召开,看重的正是青岛本身是“大城市大农村”的城乡格局,也是全国大城市中少有的农业强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先锋部队。

从城市定位来讲,青岛是国家确定的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为全国大城市中少有的农业强市,青岛市耕地面积774.3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在600万吨以上、肉蛋奶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是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唯一一个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等人均占有量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农副产品加工出口长期位居全国首位,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七,成功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

当前,青岛市上下正按照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要求,举全市之力发起包括乡村振兴攻势在内的15大攻势,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乡村振兴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推进工作,这也是由青岛的市情农情所决定。近年来,青岛市不断探索建立土地规模化经营、村庄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五个振兴”统筹推进机制。其中,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支撑是产业。青岛市在乡村振兴突破点的选择上,坚持项目驱动,以高质量的投资促进高质量的发展。今年以来,青岛市新签约过亿元涉农项目15个,在建乡村振兴项目739个、完成投资502亿元,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收716亿元、增长20%,297家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了0.7%,特别是农业投入品行业全面上扬,农药原药、饲料、兽药、兽用疫苗产量,分别增长2.1%、12.4%、16%和41.6%。

作为本届大会的承办单位,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还对12家2020年新一代“青岛金花”(农业领域)培育企业进行了宣传推介,同时举办了“2020 ‘青岛农品’首场产销对接活动”, 50家参展企业携百余种特色农货进场参展,成交额达到300余万元。“对于入选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的12家农业企业,我们将助力进一步打造成知名企业品牌,为青岛市乡村振兴攻势提供重要支撑。”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处处长宋辉介绍。

青岛市将以举办此次大会为契机,学习吸纳新技术、新思想、新建议,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新政策、新动能,打好打赢乡村振兴攻势,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青岛贡献。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聂艳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