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市政协2014工作亮点:协商议政脚步稳

青岛日报/青报网忙 打开市政协2014年的工作日程,一个个关键词映入眼帘:双月协商座谈会、立法前的民主协商、发挥政协界别作用……一次次调研视察的深入开展,一项项协商民主的创新举措,激荡出青岛市政协推动宜居幸福城市建设的铿锵足音。

——发出“政协声音。2014年年初,市政协按照“三对接、一沟通、一汇报”的选题机制,确定了全年的28个重点选题,在这些选题搭建的舞台上,市政协奋力发出了独有的“政协声音”。

围绕稳增长促改革开展调研视察。重点就发展壮大蓝色经济、城乡一体化、加快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快版权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组织委员深入调查研究,许多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围绕行政审批改革、加快我市棚户区改造、加快养老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医保工作、社区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大沽河保护等问题开展深入调研,提出了符合社会运行规律、体现各方利益关切的意见建议。围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文化市场管理与版权保护等进行了现场调研视察,促进了有关工作的落实。

市政协紧紧围绕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愿望诉求,全年共提出提案821件,立案75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60篇,许多意见建议得到了转化和落实,为党政科学民主决策和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协商议政“升级版”。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把“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作为协商民主的创新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具有我市特色的协商民主新形式,全力打造协商议政“升级版”。

建立了“双月协商座谈会”制度。在地方政协组织中较早探索实行了“双月协商座谈会”形式,组织市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某项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与市政府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以“面对面”发言、双向互动交流为主要特点的协商讨论。2014年,先后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城乡新增就业人口的职业培训、建设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缓解幼儿“入园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议题,成功举办6次协商座谈。

在立法前进行民主协商,是我市协商民主建设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青岛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青岛市崂山风景区条例》、《青岛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青岛市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先后7次进行协商,取得了很好的协商效果。

突出了政协界别作用的发挥。在协商实践中,注重把界别协商与专题议政建言会议、双月协商座谈会等协商会议有机结合,与常委会、主席会、专委会工作有机衔接,发挥政协界别的领域深度性、行业专业性和阶层代表性优势,不断提升政协工作整体水平。

——被各方点赞的“队伍”。着力深化委员“岗位建功”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支持委员干事创业和委员之间互助合作“两个平台”建设,完善了政协机关、专委会、界别等“三个支撑”的综合服务体系,健全了政协机关各部门的分工、协作、配合机制,形成了为委员履职和“岗位建功”服务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工作并狠抓落实,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