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青岛运营中心、青岛易联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1月22日中午,十多平米的小饭馆显得有些嘈杂,霍祥和他的两个员工,点了面条和肉夹馍对付了一顿简单的午餐。
这里,是素有青岛“中关村”之称的辽宁路科技街商圈,也是青岛最早的创业圣地。周边商铺林立,啤酒街、婚纱街、世界旅舍聚集区环绕,商户中很多已经成为赶集网的客户。其中,就有赶集网评出的2014年度青岛地区优秀服务商家。
霍祥是赶集网青岛运营中心、青岛易联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就在辽宁路的一座商务楼上。他拼凑了5万元启动资金,用了三年时间,创造了一个从4名员工到200多名员工,业绩做到3000万的创业传奇。他让赶集网覆盖了青岛30%以上的商铺、餐馆、门店、商场;品牌主动、被动视觉植入影响80%人口。
“2014年下半年,我们与昔日一家独大的58同城市占率持平,名噪一时百姓网几乎被挤出竞争,2015年,赶集网的市占率将超过对手30%。” 三年前,赶集网在青岛还是再低价格也少人问津的存在。如今,根据一些权威统计网站发布的数据,赶集网在去年的频道产品的流量优势、招聘行业分析等数据,都远超于同城对手,无论是整体还是移动端,用户关注均高于对手。特别是下半年,赶集网移动端优势尤为明显,领先竞品将近60%。
“在青岛市场,2015年的计划是员工达到300人,业绩突破一亿”。说出这个目标时,霍祥显得很平静。
这是一个,“屌丝”创业者逆袭青岛分类信息市场的故事。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2008年,大学还没毕业的霍祥就一个人到了上海。
“因为我学的旅游管理,就去一家连锁酒店做销售。每天在街上办会员卡,晚上半夜在火车站拉客人住酒店。”那时候,“扫楼”、“扫街”是常事。坐电梯到最顶层,然后往下,挨家挨户的敲门。“我经常被保安架出去”。霍祥淡笑着回忆。
2011年,在上海赶集网已经做到主管的霍祥离职,到青岛自办公司。
这种创业是看似随性的。“听说赶集网在招代理商,正好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说有青岛十几家赶集网代理,但都没做起来。”自筹5万元,贷了15万元的款,从来没有到过青岛的霍祥,就这样跟几个原赶集网销售“杀”到青岛。
“刚开始的一个月,才几万的业绩,去掉支出根本不够花”。2012年初的青岛市场,58同城在青岛市场已经稳居老大的地位。很多客户根本不认同赶集网。哪怕50同城价格要贵一倍,但客户宁肯做58同城。与霍祥的公司只做赶集网业务不同,大部分有赶集网代理资质的公司还有其他主业,赶集网业务只是他们的一部分辅助业务。
一度,因为市场价格战,霍祥的公司有两个月已经发不起工资。
坚持才有了希望
“那时,经常凌晨三点睡不着觉,五六点就醒了。老员工主动不要工资,压力特别大”。也是因为太艰难,反而让大家牟了一股劲,咬牙挺了过来。与此同时,因为其他青岛的赶集代理商因为业绩原因,逐步被关掉。两个月后,霍祥他们的业绩和增长速度逐步加快。
霍祥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客户开始并不认可赶集网。他们就首先让客户认可业务员本人。他们专门做二手车的业务员,替准客户在赶集免费网上发帖子,帮他优化文案,帮他收车,卖车。长时间的努力,让这个客户看到了诚意和效果。开了一个兰博基尼过来签了两万块钱的单子。直接说,是看在业务员的面上,否则不可能做赶集网。“人家的一辆车可以买下我们当时的公司了”
直到现在,霍祥依然认为自己是屌丝团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没有选择。其他的几家代理都有自己的主业,都有可选择性。我们只做赶集网的业务,所以能破釜沉舟,一个劲往前冲,不断的攻占新市场”。
靠着这股拼劲,如今,青岛赶集网运营中心每月拉开竞争对手将近100万的业绩。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青岛赶集运营中心在一座有点旧的商务楼上,员工绝大多数是90后。
楼层楼梯墙面上,满是宣传海报。海报的主角除了赶集网的企业介绍,更多的是获奖员工的肖像和优秀团队的业绩战报。
销售团队往往压力大,流动性也大。霍祥专门提到,与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老员工的留存率非常高。“很多公司的管理方法,是想办法让员工多做工作,或者多加班,从员工身上要出更多的效率。”当然,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我们是从另外的一种做法,首先你得让员工珍惜这个平台,让员工对公司有感情基因,他才愿意付出”。
赶集网青岛运营中心经常搞各种活动。去KTV唱歌、到崂山农家乐、玩“杀人游戏”,包括每天早晨的分享。记者去采访时,恰遇公司的午休时间,会客室外,传来阵阵笑声。“我们一直倡导这种氛围。你会发现,只要大家在这种地方他不仅能赚到钱,他也会很快乐,这可能是90后一直想要得到的东西。
赶集网给每个城市配备了渠道经理。渠道经理会帮霍祥的团队梳理业务流程,培训员工、参与管理。
更重要的是,赶集网的企业文化也让霍祥来了个“拿来主义”。
“我们会延续赶集网的文化,赶集网的文化是正文化,传奇文化。做人要正,做事传奇。我们现在的文化是正思维、学习力、执行力”。正文化,特别是传奇文化对霍祥影响特别大,凡事追求极致。
“我们也是一直倡导这样的理念,在这个市场上一定要占有率第一,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们会把整个销售的细节、过程重新打造一遍,从每一个环节找,从销售打电话该说什么,到最后结束的时候该说什么,怎么样跟客户沟通,哪些客户做的好的案例,都会让销售熟悉起来”。把每一个环节做细,其实这是受赶集网原来文化的影响。
易联的精神被总结为:敢想!能拼!会干!
霍祥认为,正思维像指导思想一样,是一种任何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
“物料、宣传单页、吉祥物小毛驴和合同的印发都是赶集网总部统一配发的”。除了企业文化外,霍祥的团队在市场广告方面也得到了赶集网总部的大力支持。包括央视和卫视,分众传媒线下广告打造的品牌效应,遇到问题得到总部支持等等。
霍祥至今单身,在青岛没有买自己的房子。却在市北区买了5套房子,付了首付。“这五套房子将给一起度过最艰难日子的老弟兄,这也是我创业以来,感觉最得意的一件事”霍祥说。
找对风口 “千万”接力
2014年12月16日,青岛赶集网客户答谢会在青岛的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青岛市数十个行业的近600个商家参会。他们评出了2014年度青岛地区优秀服务商家、2014年度青岛地区最佳商户、2014年度青岛地区十佳雇主等奖项。
霍祥说,以前公司也做过小型沙龙式答谢会,但这是最隆重的一次。
2012年做到200万元;2013年做到700万元,2014突破3000万元。3年时间,青岛区域赶集网业务发展态势惊人。霍祥认为,分类信息市场的爆发期已经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赶集网的客户端在增量上也特别的强势,增量特别高。这是趋势所致,用雷军的话说,猪在台风口就会飞”。找对风口,顺势而为才能做的更加优秀”。
霍祥发现,装修公司、租车公司、搬家公司、保洁公司、家政公司等青岛本地生活服务和本地商务服务,之前推广渠道特别的窄,其他途径的推广,一般企业又承担不起。但是赶集网一年的费用才2000多块钱,这个费用都能承担得了,而且能从网上承揽很多业务。
他认为,这个市场青岛只开发了二三成。
“整个分类信息是刚开始阶段。不排除在分类信息上有极少的一部分人用心不良,或者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我们一直在加大这方面力度的整治、管理和审核。随着这些标准越来越完善,整个市场会被开拓的越来越大”。
除了青岛市区外,赶集网也在计划深耕三四级市场。
“胶州和莱西等县级市都会开展业务,我们打算在下半年建立两个办事处,把市场细耕开发下去”。霍祥表示,2015年他们会跟着赶集网的步伐,进行O2O的运营。还会在当地打造一个非常专业的售后团队。
“我们地方的投入加上总部支持,包括资源置换,2015年,青岛市的整体投入应该在1000万左右”。霍祥说,青岛的市场很大,赶集网和其他竞争对手虽然是竞争的关系。但他同时也希望,通过良性的竞争把青岛整个分类信息市场培育起来,让商家和青岛本地居民老百姓都能得到实惠。
因为,赶集网不断推出易洗车、赶集好车这样的项目,也让霍祥充满信心。“光靠这些增长点足够我们用,轻轻松松过亿不会有什么问题”
创业往往伴随着风险、艰苦,但它也充满了“财富”、“成功”的希望。
在采访结束前,霍祥对记者强调,他不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他还是将自己定位一个屌丝创业者,需要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不断去迎接各种挑战。
“我个人目标,是想有自己的产品。在北京,有百度、360、京东;上海有盛大、杭州有阿里巴巴、深圳有腾讯、广州有网易;厦门有美图秀秀等一批出名的互联网公司,在青岛或整个山东,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我希望打造出一个在全国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