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港2014年十大亮点

一、青岛港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核心提示:一声锣响,实现了建港120多年来“凤凰涅 ”式的重大变革。经过周密筹备和严格审核,青岛港于2014年6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实现股票正式挂牌交易,由此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并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搭建起青岛港国际化的发展平台,为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提供体制机制的有力保障,进入发展新时代。

见证人:青港国际资本市场办公室主任 史秀琴

2014年6月6日9时30分,这一刻让我终生难忘。一声锣响,向海内外正式宣布青岛港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国际化上市公司,标志着青岛港掀开了发展历史上的崭新一页!伴随着现场震耳的欢呼声,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从2013年6月15日成立上市办,到2014年6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用“奇迹”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本次成功上市为青岛港转型升级,规范企业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与世界接轨,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特别是锻炼了我们自己的资本运作队伍,培养了人才,积聚了力量,意义深远。我们相信,青岛港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借助资本市场的强大推动力,不断发展公司业务,加快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进一步巩固提升和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港口运营商的地位,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aaaaaaaaaaaaaaaaaaaaa

二、积极构筑全新内陆港网络,加快向全程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变

核心提示:2014年,青岛港扎实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努力在新疆打造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和中国西部的“青岛港区”。至此,青岛港通过布局落子,建设起覆盖新疆、银川、郑州、西安、临沂、东营等地的内陆港网络体系,通过发展海铁联运,全面打造服务链条化、业务全程化、管理精细化的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全程物流通道,同时加速推动青岛港向成为全程物流服务供应商华丽转身。

见证人:物流公司副经理 张伟

2014年7月9日,自己跟随集团领导赴新疆签约,有幸见证了青岛港历史上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感觉非常激动。此次签约活动是我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有力举措,是新疆铁路口岸与内地港口优势互补、推动新疆国际货运班列稳定开行的重要手段,将促使西部地区更多企业通过青岛港的资源优势参与到全球贸易中来,也为青岛港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增添了有力砝码。对进一步发挥新疆在丝绸之路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新疆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促进新疆优势产业发展、增加地方税收和就业、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推介会后,物流公司加快推进新疆货源腹地的拓展,迅速研究制定新疆大列推进方案,指定专人跟踪项目落地,打通物流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将出海口搬到新疆的“家门口”,实现合作共赢发展。下半年以来,港站氧化铝发运和新疆铝锭出口重进重出形成良性循环。

三、集团财务公司成立运营,港口金融板块开始发力

核心提示:面对全球港口的激烈竞争,青岛港通过改制上市积极培育金融板块。历经近七个月的艰辛努力,青岛港财务公司筹建申请终获正式批复,成为青岛市最快获得批复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又经过六个月紧张筹建,青岛港财务公司终于正式成立。由此,依托“海港银行”,青岛港不仅有了自己的“现金池”,更拥有了灵活运用金融政策的高端平台,重大战略规划实施有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加快了全港向“智慧经济+汗水经济”经营模式的转型。港口金融板块强势跻身青岛港的核心业务板块。

见证人:财务公司财务总监 王伟强

2014年7月26日,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却让我记忆终生:青岛港为财务公司开业“揭牌”,开启了青岛港发展史上“打造金融板块、加快发展资本运营业”的崭新时代,青岛港从此走上多元化创新发展的道路。

自2013年6月份起,集团谋划筹建财务公司。作为参与财务公司筹建过程中的一员,有幸经历了财务公司筹建开业过程的日日夜夜。财务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集团的经营范围已经从生产经营服务领域向金融服务领域延伸,在主业拥有H股上市资本平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金融平台。依托这些平台,青岛港集团将充分发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优势,以高效的资本运营、融资服务和金融创新,支持港口物流业务的功能提升和服务优化,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四、进行全员安全大培训大考核,创造富有特色的安全文化

核心提示:集团扎实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安全工作的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扎实抓好安全“大培训、大教育、大考核”工作,领导带头,全员覆盖,人人参与,全年安全信息呈现大幅度下降。同时,“五标五定”以 为抓手,对标杜邦公司等国际先进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实际引入岗前安全考试等手段,努力创造富有青岛港特色的安全文化,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见证人:青港国际安技部副部长 王军正

2014年,集团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知识培训的指示要求,扎实开展了全员安全“大培训、大教育、大考核”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安技部、综合管理部分工组织,统筹安排,共同完成了青岛港培训史上最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2014年的安全大培训体现了分类施教,全员覆盖,人人参与的特点,实现了全年安全信息呈现大幅度下降,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保证了职工自身安全和岗位安全。

五、提前布局谋划,拥抱大船时代,大船经济成效凸显

核心提示:面对航运联盟化、船舶大型化的全球航运“新常态”,青岛港内外并举,积极应对,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综合能力,完全具备了靠泊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的能力和条件。以2014年12月4日中国海运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19100TEU集装箱船“中海环球”轮在青岛港首航为标志,青岛港在大船时代抢占先机。

见证人:QQCT计划主管 李靖奎

2014年12月4日,中国海运所建造的19100 TEU“中海环球”轮首航青岛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预示着一个“大船时代”的到来。

登上大船,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该船全长400米、宽近60米,船体大小超过4个标准足球场。同时,该船在油耗方面与普通的1万箱级别集装箱船相较,油耗可节省约20%。该船交付使用后,大船规模再一次被刷新,超过马士基航运3E级大船,成为当下航运市场最大、最先进的集装箱船舶。

当今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已成为全球航运发展的“新常态”,而令我们骄傲的是,青岛港具有深水泊位、岸线总长、最大水深等自身优势,已建设投产顺岸式深水泊位21个,岸线总长6589米,最大水深-20米,航道吃水提升到16.5米,桥吊最大起升高度49米,最大外伸距70米,码头设施完全具备靠泊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的能力和条件。目前,我们青岛港正在前湾港区南岸,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集成当今最新的互联网、物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青岛港将成为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4年,在青岛港靠泊过的集装箱船舶中,装载能力超过10000TEU的从53艘次增长到了443艘次,而12000TEU以上的船舶更是从0艘次增长到了349艘次。

bbbbbbbbbbbbbbbbbbbb

六、青港货运正式运营,提速专业化物流体系建设

核心提示:随着码头装卸进入微利时代,青岛港积极整合资源,青港货运正式运营,加速由专业化码头公司向专业化物流体系转型。经此改革,青港货运承担起青岛港“虚拟经济”的物流职能,而物流公司则主攻场站业务、保税仓储等业务,二者紧密衔接联动,共同打造全程物流链条,努力建设青岛口岸富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服务商。

见证人:青港货运经营部经理 田玉军

2014年9月9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承载着青岛港实现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智慧型港口”,与市场竞争全面对接的、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公司——青港货运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最早的成员之一,自己见证了公司成立之初的千头万绪,也见证了在集团领导和兄弟公司的亲切关怀和鼎力协助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正轨的艰辛付出。

2013年11月4日,集团在整合场站、货代等业务基础上,成立青港货运,作为物流公司的下属单位运营。2014年,集团又果断决策,成立青岛港国际货运物流有限公司。9月9日,集团先后下发四个文件,对集团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捷顺报关有限公司、宏宇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进行整合,正式成立青岛港国际货运物流有限公司。青港货运肩负的是“加强、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第二个青岛港”的使命,在新起点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七、港口能力持续提升,合资合作实现全新突破

核心提示:按照“充分利用战略机遇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加快开发建设,不断释放发展潜能,确保码头建成一个、使用一个、见效一个”的要求,加快“腾笼换鸟”,大力优化调整布局,理性推进港口建设,逐步形成四大港区优势互补、集约经营、联动发展的格局。2014年,以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为标志,董家口港区已经累计建成23个泊位,具备了世界领先的一流作业能力,打造了新骨干货种支撑极。同时,与中海、大唐等大企业完成合资合作签约项目20个,投资总额80多亿元;落地项目26个,投资总额100多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见证人:港建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 邢东亮

2014年10月8日,载有13.6万吨原油的“新尼卡”轮稳稳靠泊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标志着继董家口港区10万吨级油品码头实现首次油轮作业后,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也顺利完成船舶首靠,正式进入作业状态。至此,董家口港区原油作业进入全面开展阶段。

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入使用后,将拉动董家口港区原油作业进入全面开展阶段,为打造董家口港区新的原油储运中心、全面增强董家口港区乃至整个青岛港的综合竞争实力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014年以来,我们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根据需求建码头,10月底完成了董家口港区油品码头三期3号、4号泊位建设,12月底大唐码头一期通用泊位及北三突堤1号、2号泊位主体完工,形成生产能力,全年新增泊位5个,新增设计吞吐能力2000万吨,董家口港区累计建成泊位25个。董家口港区新建堆场42万平方米,建成件杂货仓库,西防波堤护岸等工程,为青岛港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八、邮轮母港建设快速推进,皇冠上的明珠”“ 熠熠生辉

核心提示:青岛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快邮轮母港建设发展。硬件方面积极加快客运中心建设,主体工程年底完工;软件方面积极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市场培育,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功接待豪华邮轮“阿姆斯特丹”、“海娜”号来港,实现母港航线首发,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初步赢得了市场信任。

见证人:港建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 贾春田

2014年3月份,全球顶级的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主体正式通过验收,世界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海洋绿洲”号和“海洋魅力”号可全天候自由进出,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目前,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青岛邮轮母港国际客运中心正在加快规划建设,从2014年5月底开始施工,计划2015年4月底完工、5月份正式投入运营。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码头长度为490米,陆域纵深为95米,水深-13.5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60万人次。客运中心其主要功能为联检大厅,设计的最高通关能力可达每小时3000~4000人次,同时配套免税商店等商业服务功能。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建成后,将借助邮轮经济强力带动青岛老城区改造,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示范作用的“邮轮母港城”,成为集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航运旅游于一体的“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和“重要的海上旅游集散中心”。每年将为青岛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涉及航行、造船、建筑、制造、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将成为青岛港重要经济支柱和收益增长点。

ccccccccccccccccccccccc

九、落实“五标五定”,加快港口团队转型升级

核心提示:2014年1月20日,在董家口港区“中泰华宝”轮作业中,我港第20次刷新世界铁矿石接卸纪录。7月1日,董家口公司在“合利”轮接卸中,第21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效率,单船卸率一举突破万吨,达到10038吨/小时。一年两破世界纪录,得益于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海港职工坚持“五标五定”,深化改革,岗位圆梦,创新发展。港口团队在技术大比武、专题培训、自主学历教育等多种方式下帮助员工成长成才,各类技术能手层出不穷,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加快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

见证人:董家口公司卸船队队长 于海宁

2014年7月1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我们第21次刷新了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单船卸率突破万吨的公司,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会特别激动。

还记得,6月29日,集团有史以来靠泊水尺最大、载货量最多的巨无霸“合利”轮成功靠泊董家口40万吨矿石码头,公司上下深知“合利”轮来之不易,为了取得本次会战的圆满胜利,公司专门召开专题船前会进行会战动员,各单位均精选精兵强将参与会战。

6月29日21:00,会战全面打响,7月1日凌晨2:00,随着“合利”轮最后一钩货稳稳起钩出舱,整个40万码头沸腾了,我们仅用29个小时就完成了“合利”轮全船29.1万吨加斯巴粗粉的接卸,第21次打破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孙波效率”,单船卸率更是突破万吨,达到了10038吨/小时,我们再一次用世界效率向党的生日献礼。

每一次刷新世界纪录,都让我感到身为青岛港人的自豪感,而我很有幸参与了青岛港全部21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的全过程。一次次地打破纪录,是青岛港团队不断超越自我、提升素质的结果。

十、实施全员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分配制度

核心提示:积极探索推行企业年金制、福利精算、全员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政策等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新制度,兼顾了企业发展和员工待遇,使全港员工真正享受到了合法合规、持续长久、良性循环的薪酬福利待遇。改革、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了工资增长的保障体制和保障制度,让工资增长和分配真正回归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和“干多干少不一样”上。

见证人:大港公司人事部 解梅

我还清楚记得,当64岁的大港公司退休职工刘希义拿到大病医疗救助金时,激动地对公司表示感谢的情形。他的住院花费社保报销之后,应自费的15652.24元,集团补充医疗又报销了14869.63元,刘希义自己只花费了780多元。

2014年1月3日,集团第十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股份公司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客运站礼堂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全员补充医疗保险解决职工大病医疗救助的实施方案(试行)》、《全员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为职工办10件实事的实施意见》。2014年起实行的集团全员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保障针对性更强、更公平合理、大病致困保障力度更大,全额自费以外项目95%的报销比例,让生病住院职工的负担降到了最低,为职工撑起了健康的屏障,受到海港广大职工的拥护。

像这种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新制度,包括实行企业年金制、福利精算等,在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也让全港员工真正享受到了合法合规、持续长久、良性循环的薪酬福利待遇。

同样,去年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立足港口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员工长远利益,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更好地发挥了分配杠杆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