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海集团董事长辛华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您坚持的“初心”是什么?
“依海而生”,发展蓝色经济。
与“初心”有偏差或者被质疑的时候想过放弃吗?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没想过放弃。动力就是对这份行业的热爱。
在企业以后的发展中,会做出哪些有异于“初心”的改变?
以海洋经济为原点,扩大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半径,进一步升级产业链条,借助西海岸的地域优势,拓宽发展空间。
您怎样理解经济新常态?
去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稳中求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于新常态主要特征和趋势,理论界已有不少论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概括为: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银海集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提高对新常态的认识,增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
企业如何迎接经济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银海集团要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与时俱进地做好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银海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新思路,稳步谋求新作为,奋力开创新局面”。
新的一年,您最期待的改革在哪里?银海将作出哪些调整和改变?
2015年,银海提出了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了七个“更加注重”,将引领企业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根据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工作部署,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新思路,奋力开创新局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转型升级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海上旅游和休闲产业,培育滨海旅游新产品。更加注重发展教育产业,完善银海教育产业链。更加注重推进大世界园区招商,提升资产运营效益。更加注重推进西海岸项目,谱写蓝色经济新篇章。更加注重实施银海大厦营销,收获楼宇经济成果。
在巩固已有项目的同时,进一步突出海上旅游和休闲旅游,培育海洋旅游新产品。适时开发特色旅游线路,从银海大世界东至崂山、西至黄岛泔水湾、北至胶州湾,辐射周围岛屿的海上航线,打造青岛海洋旅游升级版,让青岛海上航线如同陆上交通一样流动起来,延长游客来青滞留时间,提升青岛城市形象。
■企业家素描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如果用到企业的发展上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在发展的路上有太多诱惑,能够在“加减法”的浮沉中坚持“初心”的企业不多。
够资格见证岛城人文变迁的企业同样不多,银海算是其中之一。青岛市第一条海上旅游交通航线的开通、国内第一个国际帆船训练基地的组建、我国第一个“游艇产业发展基地”的成立……在二十几年的风雨中,有多少人“半路出家”转而做其他行业,又有多少人选择坚定“当初”。难得的是,在浪潮涌动之后,银海还能坚持“依海而生”。
果敢、刚毅、聪颖、胆识,是青岛银海集团董事长辛华龙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兜兜转转数年来,辛华龙将“银海”品牌塑造成一个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逐渐成为青岛城市品牌创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银海俱乐部到海上交通集散中心,找到一个原点后,辛华龙根据原点不断地将产业半径扩大。回首银海集团的发展路径,可以将10年作为企业的转折点。2005年创建了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2015年将升级游艇俱乐部,筹建青岛游艇航海学院,并建设海上交通集散中心停靠点,开辟辐射全国的海上交通航线,打造海上现代休闲海钓园区。面对未来的发展,辛华龙早有筹谋。
他告诉记者,青岛海上旅游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旅游企业小而分散、企业运营船艇档次低、经营航线短、项目单一、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十分突出。应编制青岛市海上旅游交通发展规划,在前海、胶州湾及两翼海岸线合理布局建设海上旅游交通码头,开辟更多的海上旅游休闲航线,扩大海上旅游发展空间,培育较大规模、高端品质、景观丰富的海上旅游观光休闲产业品牌。
有人曾说,成长心态或固定心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去向。固定心态的人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出现挫折,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这行转而做其他。而成长心态则认为事物是可以改变的,任何事情,合适与否取决于个人努力。对于辛华龙来说,一路走来遇到不少困难,然而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他都没想过“适不适合”的问题。“初心”始终是他创办银海、发展银海的那根“弦”。
如今看来,产业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分离的“主板”。在旅游、教育、培训等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中,辛华龙把每个产业都设定了新的发力点。站在第二个10年的“肩膀”上,银海下一步的作为将备受期待。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李倚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