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您坚持的“初心”是什么?
从创业时,亨达的创始人也就是我的岳母,就经常告诫我们:员工出来工作一年不容易,能自己苦点也别亏了员工,致富了不能忘了乡里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恪守着岳母的叮嘱,坚持的初心就是岳母给我们的家训:给工人多开钱、给国家多缴税、为社会多做善事。
与“初心”有偏差或者被质疑的时候想过放弃吗?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创业时的初心,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因为对企业、对员工以及社会各界的感恩,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是亨达家人一如既往的努力,才有了亨达的今天。
因为坚持“初心”失去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遗憾?为什么?
亨达的前30年,正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计划经济的、求大于供产品严重匮乏的国家,经过30年发展,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提高了,物质丰富了,但是我们的环境却恶劣了,物欲横流,很多人昧着良心去做事,不择手段,不讲良心与诚信,六亲不认。现在大家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为什么有人还会这么不择手段,如果照此继续下去,留给子孙后代的会是什么?我们现在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这不是夸夸其谈,生产力已经发展了,温饱已经解决了,人们缺失的是道德、文化、价值观,企业家应该带头践行、影响和感染大家,这并不是不搞企业了,而是要赋予企业和产品、品牌、产业以新的生命。什么生命?文化生命,这个文化生命的灵魂就在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根——道德、孝道,这就是亨达这些年来在学习弘扬传统文化所遵循的,不是我们不想做产品,不是我们不想做企业,不是我们一定要完全做公益,是更重要的想要面对这个现实,最终会有人要站起来,企业家要率先站起来,所谓的企业家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
应该说一路走来,我们的初心不改,也正因如此,亨达才能有今天的发展。
《故事亨达》首发式上王吉万董事长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主编之一盖晓琴赠书
在企业以后的发展中,会做出哪些有异于“初心”的改变?
在以后的发展中,亨达仍然会不改初心,始终秉承创始人的家训,保持修身齐家爱国的情怀去稳步发展。
如果给您今天的企业打分,10分满分,您为自己的企业打几分?
打9分。
您怎样理解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是与旧常态相对而言,旧常态有三个特征:一是增速快,每年经济增长10%左右;二是失平衡,经济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三是高杠杆,市场主体依赖信贷扩张而不是股权融资。与之相比,新常态就是去杠杆、再平衡之后的中速增长。
企业如何迎接经济新常态?
随波逐流,成就不了伟大的企业与企业家。在对时代的追问与思考中,我们选择了勇担社会责任,践行传统文化,也由此找到了企业转型再生的灵魂。
亨达现在践行一个全新的理念:“企业是个家”!企业家和“企业是个家”不同,企业家是个人行为,企业是个家”“ 是个组织、载体,是企业行为,我们把企业做成幼有所教、中有所成、老有所养。如果企业是这样一个家,怎么可能产品不好、员工不好。而现在的一些企业老板把员工当成工具,把市场当成赚钱的战场,昧着良心去赚钱,赚了钱去挥霍。”
新常态下,作为传统制造型企业,我们不仅要继续强化创新,文化支撑,同时要与时俱进,转变模式。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迎合90后的全新购物方式。结合消费者碎片化购物时间、多样化购物需求,快速、精准地将产品呈现出来。亨达已经利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互联网平台进军电子商务,将O2O模式发展起来,做线上线下的结构调整。”截至目前,亨达股份以亨达、阿迪丽娜、动力足、奈奢、亨达孝亲鞋五大品牌为基础,不但在全国实体市场建立直营、代理、加盟立体式营销网络,还在电子商务平台取得良好成效,拥有稳健的网络忠实消费者。“手机现在已经成为年轻人购物的第一工具,亨达十分看好移动用户的购买力。我们省去中间费用用来搭建微信平台,更好地传播孝亲文化。”“我们的微商只做孝亲鞋,就是要让这种孝亲文化传到年轻人的心中。这是我们产品的独特文化优势,也填补了老年鞋稀缺的产品优势。同时我们的孝亲鞋产品特点突出,定位明确,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从拖鞋到皮鞋种类繁多,从根上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亨达的移动互联网传播不仅是为了卖鞋,更多的意义是向年轻人传播孝道文化。”
新的一年,您最期待的改革在哪里?
我觉得作为企业家,期待改革和国家出台的政策并不重要,我们最根本是要适应、响应国家的每一项政策和改革举措,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练好内功,转型升级。
今天的创业者在创业心态和环境等方面与您当年创业时有什么不同?
30年改革开放,就是在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的精神,一开始就引发了第一轮的创业热潮,从而开始第一轮的经济大发展。后来又有90年代科技人员、机关干部、退转军人创业潮,纵观这段历史,每一次创业热潮,都让国家的经济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出,创业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希望。现在提出草根创业、大众创业与国有企业改革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必将会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而目前很多成功企业家最早都是创业者。他们的革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推动了国家发展,也成为经济的原动力。因此,创业是这个国家必然的选择。
所谓“新创业”,其实可以解读为新形势、“新常态”下和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创业。现在的创业与以往不同,以往的创业大部分都是生活所逼,不得不下海创业。但现在80、 后的创业,90 是一批本身就有创新、创业血液的人,他们提出的创业,跟以往从里到外都不一样,他们符合了这个时代的背景,必将给我们这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新的增长模式。而且他们生下来,就是与互联网紧紧伴随,因此他们创业的出发点都是围绕互联网,这是一个新的特点,也是值得人们注意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体制、政策和经济,要给他们创造能最大限度发挥创新、创造精神的环境,他们这一代人就能带给我们整个社会不一样的、有希望的未来。
如果让您送给年轻的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一句关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忠告或体会,您最想说什么?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企业家素描
当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时,往往就会出现意想不到惊喜,对于王吉万来说孝亲鞋就是这种惊喜。孝亲鞋是亨达,是王吉万推行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一个妙手偶得的慧果。
跟踪和报道过许多关于亨达传统文化的内容,时至今日,我依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当时王吉万“疯狂”推行传统文化的目的。整个公司几千名员工,整天的吃喝拉撒睡,多少的事情需要去处理。而另起炉灶,在一无基础,二无经验的局面下,发动全公司的力量去硬推中华传统文化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和持久性。
不能不佩服一个成功企业家智慧和性格。就像坚持不懈地从商30年一样,王吉万的文化推广也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力量和铺天盖地的气势,里面的详情无关乎大局。总之,结果就是,中国传统的“德孝”文化在亨达开始扎根、发芽并开始向外蔓延。王吉万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不仅要让整个亨达弥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而且还要一步步延伸到自己的上下游供应商和销售渠道,形成一个上下互联的‘孝亲事业联盟’”。
传统文化的传播到了某种高度后,就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孝亲鞋”就在某个灵光一闪的智慧中呱呱坠地了。当然,这里面是亨达长期传统文化积淀和心无旁骛推广的结果,也是“亨达总设计师”单玉萍女士长期情感堆积的迸发,这里面有着一个感人肺腑的孝亲故事。多种情绪,多种因素的发酵,孕育出了现在的“孝亲鞋”。
对于亨达来说,“孝亲鞋”就像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眼睛清澈,心底纯净,是一张干净的白纸。显然,这个婴儿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它承载了厚重的孝亲文化;它有着真实而催人泪下的孝亲故事;它具备多层鞋底防滑的强大功能。
对于“孝亲鞋”这枚妙手偶得的慧果,亨达和王吉万是寄予厚望的。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项针对“孝亲鞋”的微营销战略正在亨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场营销的战役不亚于亨达推广传统文化的阵势和气势。“既然是上天赐予的好东西,就要把它交到属于它的地方去。”王吉万说。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王永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