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门国锋)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放缓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市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立足存量、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品牌培育等工作路径,突出“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一线抓运行、稳增长,抓项目、调结构,抓服务、促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回升。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76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9.3%;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42亿元,增长44%,增速跃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直通车服务2.7万件次
在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针对前期大企业生产运营压力、资金链紧张等局面,第一时间深入企业调研,“一企一议”帮助企业研究市场开拓、融资保障等应对措施,推动市区两级政府与银行建立了应急协调机制,帮扶企业渡难关。
今年以来,直通车27家成员单位共为企业办理各类服务事项2.7万件次,解决影响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重大事项537件次,一批高端装备、关键技术和两化融合项目加快推广应用,推动红领、软控股份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2000万元打造“云”平台
在深化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立足建立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实时在线服务、信息推送服务和普惠性服务能力,累计投资2000万元打造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拓展升级担保融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12个功能板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展合作服务商145家,推出1000多项涉企服务产品;累计服务企业18万户次,为华绵水洗、华美印花2家企业直接挽回了300多万的经济损失。
为小微企业融资226.4亿元
在深化小微企业“融资通”平台建设方面,今年以来,针对小微企业抵押物少、融资难的实际问题,市经济信息化委与14家银行合作建立了政府增信、最具融资价值和政府采购贷等政策性优惠贷款平台。1-10月,通过担保、过桥等政策性措施,为3057户次小微企业解决融资226.4亿元。近五年来,“融资通”平台累计帮助1.75万户次中小微企业多渠道解决各类融资1120亿元,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了重要作用。
38.8亿元研发费享优惠
在深化“产学研”合作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会同税务机关确认297家企业、1392个项目共38.8亿元研发费享受税前加计扣除优惠,企业数量与研发支出分别比上年度增加31%和54%;深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8家企业累计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0家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4家企业获得市级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422家;6家企业进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审答辩环节。
创新开展“青岛名牌神州行”
在深化“多会合一”综合会展平台建设方面,先后组织举办“双周一会”(时装周、名牌周、专精特新展)综合会展,帮助245家青岛名牌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争取订单3.6亿元、达成融资意向5.7亿元;创新开展“青岛名牌神州行”活动,依托骨干行业协会,组织百家品牌企业和千种名牌产品,“统一形象、统一标识”参加中博会、义乌国际装备展等大型专业展会,累计帮助企业争取订单超过3亿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