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青岛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刘晓曙: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资产管理人论坛理事

刘宜政:青岛银行研究发展部博士后研究员

纪   盛:青岛银行研究发展部博士后研究员

来   源:原载于青岛日报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催人奋进、温暖人心、内涵丰富、求真务实,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见大局,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出发,总结工作、部署任务。二是见长远,既立足今年的全年工作,又着眼“十四五”开局起步,对工作进行了精准科学的部署。三是见实效,过去一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四是见担当,对矛盾问题不回避,对短板不足不遮掩,实事求是,稳中求进。

《报告》向来是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指引,具体到青岛,把握以下五项重点关注内容,对于做好全年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大国及先进城市发展的根本,现代产业体系越发达,越能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有利地位。现代产业体系是以数字经济为引领驱动,数字经济不仅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而且能够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对于青岛来说,要充分发展数字经济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化完善,增强核心科技创新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未来可从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同时发力,既不能再让传统产业“背着低效的包袱”谈转型,也不能让新兴产业在缺少生态支撑的情况下“单打独斗”搞创新。需要通过存量转型升级促增量发展,两者间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与以往有较大不同,《报告》专门提出制造业的问题,对于扶持制造业发展着墨颇多,提出许多力度空前的政策,例如,将“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等,可看出,国家层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予以高度重视。

青岛制造业历史悠久、技术雄厚,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是全国第九个、全省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过万亿的城市。但在过去20年里,青岛错过了信息化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缺乏信息化赋能,青岛的制造业优势也逐渐丧失。下一步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持续发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推进实施,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的紧密融合,促使青岛先进制造业发展走在前列。一方面推动大型企业强化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创新生产经营流程和模式;促进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能力、助力寻求订单或贷款等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增进不同主体间高效合作、供需精准对接。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要素流动是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是构建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要使得要素流动起来,就需要运用市场化手段,打通区域间行政体制壁垒,这也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关键所在。

青岛提出充分发挥在胶东经济圈内的龙头引领作用,为胶东经济圈融入国内大循环、参与国际循环提供有力支撑。在推进过程中,青岛需着眼于要素流动,谋划协同互补,进一步促进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释放更多市场新动能。一是拓展要素互联的交通网络,在打造胶东“一小时经济圈”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规划论证工作,探索青岛-日照跨海通道建设规划,加强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长三角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推进技术要素在胶东半岛自由流动,建立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共建共享机制,搭建知识产权的信息交换机制、共享平台及交易市场等。三是推动人才交流互动,建立胶东半岛城市大学联盟和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搭建院士港共享机制和人才引进政策共享机制。四是推进资本要素优化配置,以胶东半岛金融联盟为平台,共享青岛金融集聚优势,推动胶东半岛发展投资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运营与管理。五是推进产业协同共进,以平台思维推进胶东五市共建产业园区及招商引资、投融资服务等跨区域合作平台,构建产业合作、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经济圈产业基础。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外能够推动国际合作、争取外贸话语权、重塑国际竞争格局,对内能够改善环境、倒逼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城市自然和谐共生、基础设施健全便利、建设方式集约高效、人居环境宜居舒适。

青岛市早在2012年即成为国家第二批、全省第一个低碳试点城市,2020年12月获得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的批复。发展绿色低碳系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首次提出,青岛应早行动、快行动,在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一是重点在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上下功夫,在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城市更新、绿色宜居等方面进行努力探索。二是结合不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行业减排路径,兼顾不同行业内经济与环保两个方向的发展目标。三是对支持碳中和路径所需绿色资金进行测算,对未来我市实现碳中和路径所需的总投资额、低碳投资额、资金缺口以及缺口补充方式等金融指标进行估算,并进一步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四是提升碳中和路径战略高度,成立跨部门协调小组,分别针对电力、交通、建筑等高碳领域对碳中和路径的实施给予保障。

加快构建新金融体系

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报告》提出金融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将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社会治理等领域。

面临未来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发展需要,青岛需进一步加快构建新金融体系,通过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更好支撑城市发展,努力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稳步推进“金融+”策略。在“金融+科技”方面双轮驱动,既促进科技金融加快发展,支持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又深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实践,着力培育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在“金融+环境”方面加快布局,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新产品;在“金融+数字”方面创新探索,探索“财政+创投风投+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新金融支持体系,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金融+社会”方面先行先试,引导强化公益事业、老旧城区改造、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精准扶贫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强化金融对健康、养老、旅游、精神文化、品质生活等“幸福产业”的支撑。

来源: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