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品文荐书|《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让孩子读懂历史

青岛出版社出版《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

《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全书294卷,一直是学习中国历史必读著作之一。为了让青少年可以读懂《资治通鉴》,并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由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何孝荣与众多史学专家倾力打造,青岛出版社出版了《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书中精心挑选200余则精彩故事,以更适合青少年的口吻编写,并配以500余幅精美的情景插图,使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历史变革、朝代兴衰。为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文化知识,更深层地体会原著魅力,书中特意增设了经典原文和读史学成语两个栏目。

《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系列图书

皇家读本的诞生

唐朝初年,有这样一件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最终自己被立为太子,后来逼父亲退位,李世民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唐太宗。不管贞观之治的贡献有多大,对于唐太宗来说,他的继位过程名不正、言不顺,成为他的心病。他很想知道唐朝的官方是如何记载这件事的。因此,唐太宗对负责此事的褚遂良(是著名书法家)说,他想看看档案。褚遂良拒绝了。

唐太宗不死心,又找了监修国史的房玄龄,问:“为什么皇帝不能看关于自己的档案?”房玄龄说:“史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事实上,因为皇帝看了如果不满意,很可能会下令删改。唐太宗是个聪明人,他说:“我想看看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好引以为戒。”房玄龄等人拗不过,最终决定删改成书后给唐太宗看。唐太宗看后说:“何必将‘玄武门之变’写得隐隐约约、躲躲闪闪?直接写就好。”

皇家读本《资治通鉴》

国家档案的价值

时间到了宋朝,宋神宗对《资治通鉴》的定位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中国历来重视文化,详细记录皇帝的言行。为何要记录历代皇帝的往事?顾炎武说:“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就是防止皇帝的过失。因为皇帝有极高的权威,一言九鼎。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用在皇帝身上并不为过。

记录皇帝的言行,目的还在于“而示后王”。所谓“而示后王”,意思就是给今后的帝王以警示,起到教育后世帝王的目的。

中国古代注重教育,皇帝或未来继位的太子更要接受教育。除了改朝换代的特殊时期,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候,掌权皇帝与继位太子都是明确的,对于他们的教育,从一开始便不同于普通人。

国家档案的这个作用,可谓价值非凡。

《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内页

从帝王教科书到青少年的读本

“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国人都很熟悉,讲的是孟母注重孩子的教育,它适用于普通民众,但不适合于帝王。因为帝王以及候任继位者的特殊身份,帝王的教育除了讲四书五经的大道理外,在援引好坏榜样的具体事例时,不能用普通人作参照,否则不符合帝王或候任继位者的身份。谁做得好,该向谁学习,谁做得不好,应引以为鉴,对于帝王来说,只能用其他帝王作参照。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了跨越1362年的历代帝王的故事,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教育当朝的皇帝,或给现任皇帝做借鉴。当大臣希望皇帝做某件该做的事情,可以找出历史上其他皇帝的功绩来劝说皇帝。当皇帝产生了糟糕的念头或做某些不好的事情,用以往皇帝的失败、错误来规劝现任皇帝,就成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也就是顾炎武所说的“而示后王”。

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也成就和刻画了当代人的精神气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接触历史典籍精华,让青少年成为新时代智囊!《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穿过历史的锋芒,与青少年共成长!

作者:程兆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