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太慢了,碰一下就行!”在栈桥附近的友客便利店内,一位巴基斯坦游客用手机轻轻碰了下收银台上的蓝色NFC支付环,几秒之后,便听到一声英语语音播报“Payment successful”。
今夏的青岛,用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方式迎接世界各地的来客,点燃入境消费新热潮。
外国友人在友客便利店使用“支付宝碰一下”支付。
让入境流量变消费增量
伴随“周五下班儿去中国”“特种兵式游中国”等热潮兴起,入境游客对中国城市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根据兴业研究宏观测算,2024年,入境游接待人次达1.3亿,平均每位游客消费5086元。与之相比,中国国际旅游收入仅相当于当年GDP的0.5%,入境消费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待挖掘空间。
如何将不断攀升的入境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的新增量,是全国旅游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这场“消费争夺战”中,青岛凭借独特的海滨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美食文化,吸引了众多国际游客。今年以来,青岛入境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据统计,2025年1月至4月,青岛接待外籍入境游客16.45万人次,同比增长38.7%。“五一”假期,青岛更是跻身全国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
同时,国际通达性持续增强,也进一步夯实其引流国际消费的基础。2024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达国内外城市128个,日韩航线优势显著,首尔快线航班量居全国首位。国际及港澳台旅客达267万人次,同比翻番,中转服务人次同比增长80%,国际旅客占比达到10%。不断织密的空中航线网,正把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源源不断“送”进青岛,也为这座城市的“消费留量”打下基础。
消费流量的转化,背后是扎实的服务体系。在政策层面,青岛印发实施了《青岛市2025年国际消费拓展工作方案》,通过政策优化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提升青岛国际消费知名度、品牌聚集度、消费便利度及入境消费首位度。
其中,特别提到要注重用好入境免签、离境退税政策,大力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自4月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来,青岛海信广场、台东利群于5月率先启动“即买即退”服务。截至目前,青岛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增加至7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七成。销售额也随之水涨船高,离境退税实现销售额1887万元,同比增长57.1%。“买得方便、退得顺畅”正成为城市新常态。
“碰一下”打造消费新体验
支付便利度作为衡量入境消费环境的重要指标,也在不断突破。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在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全面提升支付多样性。
在此背景下,7月16日,青岛市商务局携手蚂蚁集团启动“碰一下·与世界干杯”消费促进季活动,借助技术手段,优化境外游客服务体验。通过发放数百万“碰一下”专属红包、升级支付服务、引导国际客流精准“打卡”消费热点,青岛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碰一下”国际旅游消费便捷友好城市。
目前,支付宝已支持7大主流国际银行卡绑定,境外游客可通过“扫一下”或“碰一下”完成支付,部分商户还提供中英文双语屏幕与语音提示。与此同时,面向入境青岛的全球游客,支付宝开设文旅服务专区,为游客提供聚焦齐鲁文化的文旅信息和服务。
青岛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碰一下”国际旅游消费便捷友好城市。
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与消费环境。此次与支付宝合作,通过技术升级和服务优化,将进一步提升青岛的消费便利度和吸引力。”
据支付宝线下支付事业部生态总经理李自铭介绍,青岛已实现“一个支付宝游全城”的数字化体验,无论打车出行、逛夜市还是游景区,游客都能在多元化场景中享受便捷服务。
从支付到体验,从技术到场景,青岛全面打通线上线下、服务与支付的无缝连接。在太平路友客便利店,一位店员表示:“随着青岛进入旅游旺季,支付宝碰一下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多,如果外国游客存在语言沟通不便的情况,我们也会推荐使用移动支付,他们用手机碰一下就可以付款,既简单又方便。”
消费便利的提升带动更多游客“边游边购”。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全市已有近20万商家支持“碰一下”数字化服务,除了支付,游客还能“碰一下”唤起中英双语导航、“碰一下”进入景区、“碰一下”点餐、“碰一下”看地图。“我希望这个功能可以推广到我的国家,如果有一天能在科威特用上,那就太好了!”一位在青岛旅游的科威特留学生Jacob如是说。
此次消费促进季,支付宝计划投入数百万“支付宝碰一下”专属支付红包、消费券,带动线下流量向消费转化,预计拉动消费超1200万人次、数亿元交易额。伴随技术升级与服务融合不断推进,青岛在打造全球化、数字化消费场景方面持续走在前列,城市消费活力也正通过一次次“碰一下”不断叠加。
进入夏季,青岛国际啤酒节无疑是城市吸引入境消费的最大亮点。
激发国际游客“二次消费力”
如果说支付的升级解决了“一次消费怎么付”的问题,那么场景的丰富与体验的优化,则有望激发国际游客“二次消费力”。在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的当下,青岛正以“啤酒+”为主线,持续打造城市独有的消费IP,让打卡式旅游转化为真正的体验、消费、复游。
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前来体验的游客排起长龙,他们不仅可以喝一杯原浆啤酒,还能体验沉浸式夜游、VR纪录片等多种项目。数据显示,自免签政策施行以来,青岛啤酒博物馆接待外国游客同比增长超50%,目前已占到整体接待人数的近20%。
进入夏季,青岛国际啤酒节无疑是城市吸引入境消费的最大亮点。随着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即将拉开帷幕,青岛计划围绕日韩、东南亚等重点客源市场加大宣推力度,专门策划“万名韩国游客啤酒节狂欢”活动,讲好“啤酒之城”的世界故事。
面向乘坐公交地铁的市民、游客,“碰一下·与世界干杯”消费促进季拟针对啤酒节期间全市范围地铁及公交线路进行专属营销定制。用户在活动期间,在青岛市区范围内乘坐公交、地铁,可以领取专属出行权益包,使用支付宝刷码乘车限量笔笔立减。此外,消费者还可购买地铁专属IP数字纪念票,享受IP皮肤及不限里程乘坐地铁。
在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的当下,青岛正以“啤酒+”为主线,持续打造城市独有的消费IP。
消费不止于购物,更在于文化与情感的连接。今年以来,青岛不断挖掘老城区的历史文脉与文化资源,推动老字号、非遗美食、本地小吃等集中亮相,形成文化记忆与消费融合的“城市记忆体验带”。“鲍岛食里”美食街区已集聚三聚成卤制品、高家糖球、双合园海鲜水饺等30家品牌产品组成特色市集,并招引英记楼、孟洛川非遗体验展示中心等13家本土品牌入驻里院商铺。今年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期间,青岛首次推出“峰会消费周”活动,组织阿拉伯嘉宾团探访青岛老城,展示外贸优品、崂山茶文化、非遗项目、老字号等特色产品。
除了啤酒和美食,青岛还大力推动文化、生态、康养、体育等消费形态的深度融合。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唯一的“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青岛近日印发了《青岛市入境旅游发展提升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国别研究,精准分析游客行为与偏好,推出差异化服务供给。结合日韩、中东、欧美等不同市场特征,青岛定向推出海洋研学、温泉度假、邮轮文化、文艺展演等复合型消费产品。无论是日韩游客偏爱的美食美景游,还是欧美游客热衷的休闲深度游,青岛都在不断推出有“温度”、有“味道”、有“内容”的入境消费产品组合。
在国际传播方面,青岛将重点聚焦日韩、东南亚等目标市场,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出境文旅推介、外语短视频传播等方式,讲好青岛故事,发挥“Visit Qingdao”品牌作用,持续扩大青岛的国际影响力与品牌吸引力。
随着“碰一下·与世界干杯”消费促进季活动的启动,未来会有更多外国游客在这里“碰”见美食、“碰”见好物、“碰”见城市故事。这个夏天,青岛正用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向全球游客发出最真挚的邀请,与世界干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