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海洋心·强国梦|两极利器 “龙”行天下

9月28日,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

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组织开展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考察队于7月12日从上海起航,历时79天,航程1.4万海里。在考察期间,考察队员们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在北极公海区域采取走航观测、断面调查等方式,顺利完成楚科奇海大气、海洋、生态等综合观测,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雪龙”号的历史~

南极代表着纯净、安宁与奇妙,北极是辽阔浩瀚的白色海洋……两极是圣洁之地,时时冰清玉洁;也是神秘之地,处处蕴藏未知;还是灵秀之地,孕育着有趣生物。一南一北,极地让世人心驰神往,吸引着科学家探秘。

我国从1984年开始,每年都会派出考察队乘船南征,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中国贡献。但是在“极地”号科考船已七下南极之后,种种形势呼唤一艘新的极地破冰船。

当时的条件下,拥有极地破冰船的途径只有两个:“造”或者“买”。当时,国内生产的钢板质量不行,焊接技术达不到特定要求,建造经费预估需一次性支付3亿多元人民币,且国内没有建造大型破冰船的经验。

第一条路一时走不通,只有买了。只要价格合适,破冰技术成熟,船龄低于10年的都可以考虑。但是,哪里有呢?

迎接“雪龙”

恰在这时,中国远洋公司向国家海洋局提供了线索: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有一批船计划售卖,其中有8条具有破冰能力的万吨级极地运输船。

1992年10月9日—18日,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以我国科考船舶设计专家、中科院院士张炳炎为首的勘察小组赴乌克兰调研。

第一次到达刚从苏联解体分离出来的乌克兰,张炳炎感觉市场一片萧条。进入赫尔松船厂,他发现厂房面积很大,设备也较先进,员工有1万多人。

第一次看到破冰船时,船已经下水,靠泊在船厂码头。船体建造工作已基本结束,驾驶室内部、机舱集控室、直升机平台还有许多工作尚未完成。船的底部到顶层高33米,给人的感觉是“粗壮结实”。船艉有装载直升机的库房和平台,舯部右舷有滚装门可以运输车辆。3个大货舱分为上下两层。

“多么符合我国极地考察的多功能船要求啊。”张炳炎心里很高兴。

尽管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勘察小组也没有马上表现出来。南极委的吴军与乌克兰方面在船舶建造、性能特点、交船时间、价格等方面展开了焦灼的谈判。最终确定的价格是1700多万美元,1993年交船。

“雪龙”船行驶在南极海冰中

回国后,经过征集和研究讨论,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为破冰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雪龙”。

“雪龙”船巨大的烟囱外壁绘着一条凌空腾跃的银白色巨龙。“龙”是中国人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雪龙”船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人在世界大洋上将走得更远!

1994年11月20日,“雪龙”船一声长鸣,在锣鼓喧天的欢送声中昂首驶出黄浦江,过东海,过西太平洋,过珊瑚海……第一次向南极挺进。

一“龙”跨两极

“雪龙”号中的“龙”代表中国,“雪”意味着南极的冰雪世界。在冰雪王国中,“雪龙”号就是一条巨龙。

就在南极考察考察事业全面展开之际,对地球另一端北极的考察也开始在酝酿之中。

1996年4月,国际北极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德国不莱梅召开会议。以观察员身份参会的陈立奇和秦大河等中国代表为没有资格发言愤愤不平:“作为北半球一个大国的代表,在北极科学组织中竟然没有发言权!”

中国地处北半球,也是环北极8个国家以外地理位置离北极最近的国家。北极是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区域,北极的环境、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北极的事务,中国应当有发言权。

1997年,国家海洋局向国务院建议:“在适当时候,将对北极的研究上升到国家行为,确立北极研究的国家目标。”

很快,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北极科考队。

1999年7月1日上午10点,“雪龙”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码头鸣笛起航,载着来自全国的66名科学考察人员和13家新闻单位的20名记者,奔赴北极开展首次科学考察。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科考队依托“雪龙”船,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获得了对北极的直接认识。

仅靠短暂的科考,远远不能深入了解北极。中国应当探寻一个固定的立足点,开展长期的科学考察。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北极考察站。

2001年,国家海洋局会同中编办、外交部、国家计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委、局,拟订了建设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的方案,建站地点瞄准了北纬78°55′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与南极洲不同,北极核心区域是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漂浮的海冰上不适合建立常年值守的考察站。而北冰洋周围的陆地,包括所有的岛屿,早已被环北极国家并入版图。

历史给中国留下了机遇。早在1925年,北洋政府曾签署《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国在“承认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拥有完全主权”的前提下,享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域及其领水内捕鱼、狩猎权和开展海洋、工业、矿业、商业活动的权利,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开展科学调查活动的权利。我国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缔约国,建立科学考察站有了法律依据。

2004年,中国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在北纬78°55′23″,东经11°56′07″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亲赴科考站,出席落成典礼。

2004年7月28日上午9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起,身穿红色科考服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和考察队队员在站区外几十平方米的红色地毯上,庄严地举起右手,致注目礼……经过向全国征集站名,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定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

船站配合,相互补充,中国北极科学研究跨上新台阶。

“不可接近之极”

南极有4个地点最具科学研究意义:南极点、极寒冰点、地球磁点和冰盖最高点冰穹A。美国、俄罗斯和法国分别在前三个区域建设了考察站,很多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想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站。

冰穹A地处南极内陆腹地,海拔4093米,极寒缺氧,寸草不生,举目皆冰雪,满眼白茫茫,像一望无际的白色沙漠,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苏联科考队曾试图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冰穹A,终因环境恶劣、装备不足未能如愿。1992年,在德国不莱梅举行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中国科学家秦大河几乎是抢过话筒宣布,中国愿意承担冰穹A的考察任务。

冰穹A距离中国南极中山站南约1250千米,路途崎岖,驾驶雪地车仅可日行百余里。从中山站到冰穹A,行驶顺利,一般也需要15天左右,如遇车辆故障,20天能到算是幸运。这还不算,往返冰穹A途中,常常会遇到地吹雪,能见度极低。

在“雪龙”船的强大后盾支撑下,1997年,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队8名队员历时13天,向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千米。1998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队8名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千米。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队10名队员进入冰穹A区域,但未登上最高点。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员,成功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2009年1月27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28名内陆队员经过19天长途跋涉,20天艰苦奋战,在冰穹A区域建成我国第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

“双龙”探极

在多年的极地考察中,“雪龙”船开创了许多纪录。在北极,“雪龙”开辟了三大航道;在南极,创造了中国航海新纪录,到达南纬77°35′地区。

2012年,“雪龙”船穿越东北航道。2017年,“雪龙”船穿越中央航道,又首航西北航道,完成了北极三大航道的航行。

北极航道的开通对我国意义重大。海运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我国外贸主要有8条海运远洋航线。北极航道顺利开通,使我国现有东、西向两条主干远洋航线上增加两条更为便捷的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航线,不仅能减少海上运输成本,还能降低和分担途经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政治敏感区所带来的风险,还有利于开辟我国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

利用北极航道,我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约比走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2000~3500海里;到欧洲各港口的航程更是大大缩短,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将大大拉近我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

2014年12月30日,“雪龙”船到达东经165°34′、南纬77°35′地区,创造了我国船舶向南航行纬度最高纪录,成为我国航海史上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的船只。

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在附近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箱式取样作业,获取了750米深的海洋地质箱式取样作业海底泥样。这也是中国极地大洋科考作业到达的最南纬度。

通过对悬浮体、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样品的分析,科学家为阐明研究区现代沉积环境及晚第四纪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学等演变规律,并重点关注古气候、古冰川与南极底层水演化记录等持续奋斗着。

光阴似箭。20多年过去,“雪龙”船南征北战,在船体船型、动力系统、破冰能力、科考功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的极地考察破冰船技术和完备的科学考察设备系统相比,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再造一艘破冰能力强、科考手段丰富的破冰船,成为国之所需。

夙愿在2011年有了回应。这一年,我国新建破冰船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5年后,随着第一块钢材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车间点火切割,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开建。

大国重器不容瑕疵,建造工艺分毫不差。钢板平不平?焊接牢不牢?摸温度、闻气味、看颜色……建造过程中,“望、闻、问、切”齐上阵。

2018年9月10日,这艘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下水,被命名为“雪龙2”号,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这艘船的下水,预示着我们期盼了多年的‘迎雪破冰、双龙探极’的时代即将到来。”当天,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下水暨命名仪式上说。

2019年7月11日,中国迎来了第15个航海日。这一天,“雪龙2”号在上海交付使用,人们期盼多年的“迎雪破冰、双龙探极”极地科考新时代来了。

海纳上下五千年,极至纵横八万里。

许多人感慨“雪龙2”号的建成。自然资源部一位官员触景生情:“‘长城’‘中山’‘昆仑’‘黄河’‘泰山’‘雪龙’都是我国极地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符号,与它们一样,我们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即将掀开我国极地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双龙’探极更显大国风范。”

2019年10月14日,红船身、白船顶的“雪龙2”号停靠在深圳蛇口码头。

这一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首次在深圳举办。作为其中一项亮点活动,“雪龙2”号首次向公众开放。一天半1200个免费参观名额,以报名预约形式迅速报满。登船的人们参观驾驶台、实验室、住宿间,观看实验仪器、直升机,与新船合影,和科学家交流……神秘和好奇让人们对这艘极地破冰船恋恋不舍。

第二天,“雪龙2”号启航,远征南极,揭开了我国“双龙探极”的序幕,开启了我国极地考察的新篇章。

2020年4月23日,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分别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返回上海。历时198天,两船行程共7万余海里的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

这次“双龙探极”,科考人员分组执行了“海陆空”全方位科学考察。在顺利完成的62项既定任务中,“雪龙2”为“雪龙”破冰开路、寻找卸货点任务,执行宇航员海综合观测调查。经过37个日夜,航行5000余海里,“雪龙2”完成了涵盖物理海洋观测、海洋化学监测、海洋生态监测、地质环境调查、地球物理调查和极地海洋微塑料调查,成功获取中国南极科考史上“最长柱状沉积物”——18.36米南极海域底层沉积物。全新科考设备在极区海洋调查完成了各种测试和磨合。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何剑锋感慨地说,“雪龙2”配备的先进科考装备有助于获得更多珍贵样品,对深入研究冰—海—气—生相互作用、揭示南大洋与气候变化、南极海冰与生态系统、南极底层水形成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执行主编:赵建东

2021年6月,“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建设海洋强国书系”出版。作为一套科普类图书,该书系系统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历程、技术攻关、最新成果等内容,是海洋意识教育、知识普及和海洋强国理念提升的科普读本,是贯彻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系列论述和践行“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要求的文化载体,是向青少年以及社会各界普及海洋知识、提升海洋意识的优秀科普读物。

这套书共分4册,分别是《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挺进深海·潜航一万米》 《耕海牧渔·奋楫千重浪》《定海神针·决战新要地》。

来源:青岛出版集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