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改革创新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六届青岛市教育改革成果巡礼

■西海岸新区教师庄严宣誓,争做“四有”好老师。

■新学校建设全面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定一聘”激发教师活力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不断推进,受大规模新建改扩建学校、多样化课程开设、育龄女教师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市对教师的需求大幅增长。虽然我市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但中小学教师队伍仍存在整体超编但结构性短缺问题。为盘活存量,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2019年,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三定一聘”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创新性开展新一轮定工作岗位、定工作量、定工作职责、全员竞聘工作。

“三定一聘”管理改革实现了三大创新。一是科学确定工作岗位、工作量、工作职责。各中小学依据本校教职工编制数、课程方案周总课时数和工作岗位结构比例,测算确定本校的工作岗位总量,明确每一个具体工作岗位的名称。明确教师周课时量标准,高中(含中职)一般不低于10—14节、初中不低于10—16节、小学不低于12—18节。各学校根据设定的工作岗位,确定其岗位属性、职责范围、目标任务等,作为教职工竞聘上岗以及对教职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学校做到岗位、工作量、职责和人员“四明晰”,有效解决了“超编缺教师”、学校排课难等问题。

二是有效落实工作量在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重要权重。2019年8月底前,全市中小学学校(含幼儿园)建立起基本工作量(课时量)标准及实施办法,强化基本工作量(课时量)在教职工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应用。教师兼职管理(含教辅等)岗位的,课时量不得低于教师工作岗位课时量标准的三分之二;教职工达不到基本工作量要求的,低聘职称岗位等级;教职工工作量超过标准要求的,加大绩效工资奖励力度。

三是完善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体制。“三定一聘”管理改革完善了“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教职工岗位管理机制,对于落聘人员,各校通过转岗低聘、待岗培训、解聘等措施,积极稳妥进行安置。其中,待岗培训以跟岗实践培训为主,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期间学校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情况提供1—2次工作岗位竞聘机会。改革有效调动了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全市共有132名教职工低聘,而竞聘上相应岗位的教职工均达到满工作量。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评价说,青岛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实施的“三定一聘”管理改革,通过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落实了工作量在教职工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重要权重。通过改革逐步解决了教师总体超编但上课教师不够用、学校排课难、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弱等问题,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促进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切实提升了办学质量和水平,改革经验值得全省教育人事部门借鉴和推广。 (王沐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打造校园建设标杆工程

青岛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极大缓解了入学学位紧张的问题。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建设模式相对粗放,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作为,在教育设施建设中大力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教育设施建设,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缓解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矛盾;降低社会总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教育设施舒适性、健康性,让市民体会到更多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介绍,针对我市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要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加大投资、提升标准、创新观念,打造出一批绿色项目标杆工程。自2013年以来,在市、区两级部门共同努力下,市南区、市北区及浮山新区区域共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3所,新增学位3.6万个,新建配套幼儿园33个,新增学位7000个,解决4.3万名适龄儿童入园、入学问题,优化了我市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特别注重提升标准,建设精品项目。高标准设计,打造放心工程,将安全理念贯穿设计施工全过程,适度提高部分设计标准,更好地满足安全、实用的功能要求。如针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提高安全栏杆的高度,设计适合孩子们使用的楼梯和扶手。高质量施工,打造优质工程,配套教育设施建设项目全部达到省、市级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多项工程获得青岛杯、鲁班奖。突出学校特色,打造育才工程,如各学校均配备了多种科学实验室,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充分预留空间,迎接未来入学压力,学校除按照规范化办学标准配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活动教室及办公、后勤用房外,还配备现代化的报告厅、风雨操场,有条件的地块建设室内游泳馆,根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预埋、预设网络管线,并前瞻性地开发地下空间。

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同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在校园建设中融入更多创新理念,打造了更多样板工程,将被动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海绵城市等绿色理念、工艺引入配套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项目中,全部配套中小学项目均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标准,其中欢乐滨海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徐家东山学校、宁德路小学达到二星级。小水清沟改造配套学校则成为我市第一所取得被动式超低能耗评价标识项目和绿色建筑评价三星标准的配套教育设施建设项目;澳门路小学首次将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健康舒适、钢结构循环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装配式建筑达到90%,采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将实现良好的运营实效、舒适的建筑环境。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全过程绿色健康低碳建设管理顾问模式,形成绿色健康低碳校园适宜性建筑技术体系、探索出绿色健康低碳校园关键性指标体系,解决了传统绿色理念单一、不同建筑理念融合不足、设计与施工和运营需求不匹配、重设计轻运营等问题,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王世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