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美联储再激进加息75基点!中国央行或仍“淡定”

北京时间28日凌晨,美联储将基准利率再次上调75个基点至2.25-2.5%区间,距离上次加息75基点仅仅过去一个半月。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再加息75基点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声明称,委员们以12比0的投票通过加息75个基点决定。将按计划在9月份加速缩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升至350亿美元,而国债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升至600亿美元。此外,委员会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归其2%的目标。

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后,现货黄金短线上涨5美元,现报1725.27美元/盎司。美元指数短线走低28点,现报107.03。美股三大股指短线波动不大。

梳理发现,年内除去此次加息,美联储已加息三次,分别是3月17日,加息25基点;5月5日,加息50基点;6月16日,加息75基点。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团队此前发布研报提到,美联储超鹰立场或在9月转变。

研报认为,考虑到7月以来石油、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以及通胀的高基数效应,本月通胀或已达到高点。随着通胀的回落,美联储鹰派利立场有望在9月逐步改变,届时美债收益率将进入下行阶段。但短期内,美债利率仍将先反映流动性的收紧。

多国央行加息遏制通胀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告别了近十年的负利率时代。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加息只是取消特别措施过程中最新一步。只要有必要,欧洲央行就会继续加息,以便在中期将通胀降至目标水平。拉加德指出,欧洲央行将评估形势,并根据最新数据决定下一步行动正确步伐。

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中,英国央行行长Andrew Bailey 7月19日表示,英国央行将考虑在8月再加息50个基点,加快对抗通胀的步伐。

此前,英国央行已经连续五次上调利率,从2021年12月的0.1%上调至目前的1.25%。1.25%的关键利率也是2009年1月英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以来的最高水平。

加拿大央行此前也意外加息100个基点,将其关键政策利率提高至2.5%,这是该行自1998年以来首次如此大规模的加息,也是其自3月以来连续第四次加息。

新兴经济体中,南非央行将利率上调了75个基点,为近20年来借款成本增幅最大的一次;菲律宾央行7月也意外决定将利率上调75个基点。

这一系列激进加息的背后,是全球央行由于此前低估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如今不得不致力于恢复央行信誉的努力。彭博经济学家预计,全球通货膨胀率将从第二季度同比9%的增速进一步升至第三季度的9.3%,然后在年底回落到8.5%。因而,目前,许多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别无选择,只能在通胀尚未达到峰值的情况下继续加息。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本月稍早也收紧货币政策,该局局长Ravi Menon在7月19日的一次简报会上表示:“预计通胀在好转之前会恶化,为了恢复全球稳定,忍受经济增长放缓是必要的。”

中国央行会有动作吗?

面对多国加息以应对通胀的举措,中国央行下一步货币操作引人关注。不过从往期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的举措看,“央妈”都比较“淡定”。

自7月4日开始,央行连续10个交易日开展30亿元的小规模逆回购操作,一度引发业内对于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走向的探讨。直至7月18日,央行将逆回购规模调整至120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性的小规模操作。此外,7月15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再度延续了此前3个月“平价等量”续作水平。

公开市场操作更为灵活后,货币政策又将是何走势?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董澄溪认为,与日本、欧盟国家相比,中国对于能源进口的依赖性较小,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影响相对而言较低,消费者价格更为稳定,货币政策操作更关注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配置人民币资产有利于分散风险。目前,除日本以外,世界主要央行跟随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而中国货币政策依然保持稳健,仍有宽松空间,经济预期边际好转,对人民币资产会起到支撑作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7月份逆回购规模多次变化,更多体现了货币政策对资金面状况、市场风险情绪的灵活应对,是否意味着操作框架发生根本性调整还有待观察。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央行可能会继续采取相机抉择、灵活操作的模式,以便更好地平抑和对冲市场波动。

股市方面,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此前表示,美联储进入紧缩周期,对于大部分风险资产来说,估值水平都会下行。但对A股而言有所不同,当前时间点下,中国疫情阶段性得到控制,主要城市经济正在复苏,同时配合强力的稳经济政策,A股将会有比较强的支撑。在全球风险资产估值下滑的情况下,A股的估值可能保持稳定,但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也不高。

英大证券李大霄则称,对于很多人普遍担心的经济速度问题,从疫情缓解的基本事实来看,从我国稳定经济增长的的努力举措来看,从A股市场2022年4月27日以来的韧性来看,不必过度担心,也许增量政策随时会出动。

来源:中新经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