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观察│疫情之下的行业机遇

谁也没想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到来。

疫情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公共秩序,更给经济领域来了一场“地震”。消费、金融、交通等直接相关的行业波动明显,长期的不利影响还难以判断。然而灾难中往往也孕育着机遇,17年前,非典肆虐,给经济和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却仍有不少企业为了生存而绝地求生,最终完成蜕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以后近20年的行业竞争格局。这些企业中包括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今年开年严峻的疫情形势总会结束,也许新的机会正在慢慢形成。当灾难过去,在反思之外,疫情中是否会出现的新现象、新模式?

无人经济

2020年2月初的青岛依旧寒风扑面,迎来了新一波的大幅降温,路上寂寥无人,在全中国范围内,疫情地图的实时更新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在防范传染病扩散的情势下,封闭、隔离等成为最有效方法,不少人选择了居家隔离的方式,来度过这一段特殊时期。

“疫情来得太突然,很多人都没有囤货的习惯,现在的状况又不适合出门,所以市民都偏向于在线上购买生鲜食品。”盒马鲜生配送员小王对记者说。这次疫情给线上生鲜配送带来了巨大的客流,订单激增,保守估计是平时订单的五倍以上。不止是盒马,很多线上生鲜销售平台如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都迎来了很多的新客户和潜在客户。根据购买规律判断,一般消费者在购买四到五次后,就会形成购买习惯。因为有专家估计,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发展一直没迎来“爆发”的线上生鲜平台,将因此而留住很多的稳定客户群体。服务更完善的平台才能赢得更多认可,供应链是否完备、配送是否及时,将为行业重新洗牌。

虽然很多企业表示,外卖配送员“人不够用”,但市场需求却显然会促进配送模式“更进一步”。出于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心理和隔离的需要,人们又不愿意真正与外卖员“面对面”。小王表示,盒马已经开通了“无接触配送”服务,只要用户与他们约定交货地点,他们会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打电话给用户自行取回。

“莆田餐巴”安全用餐受青睐(图:新华社)

隔离是防范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新商业模式形成的助推力。如今的情况与17年前的非典如出一辙,不同的是,那时候的隔离让电商崛起,培养了人们的线上消费习惯,并间接促进了物流、外卖、团购等行业发展,如今的隔离,其意义在于更新既有的配送模式和服务模式,“无人经济”正当其时。从已经初露峥嵘的无人货架、无人零售、无人餐饮,到现在击中现时人们需求痛点的无人配送,都将迎来新机遇。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人配送都是一个新鲜事物,其配送工具往往是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2016年,亚马逊曾推出了无人送货机Prime Air,能够飞行24公里,承载约2公斤左右的货物,谷歌也推出了自己的无人机送货计划Project Wing。除无人机外,不少公司也开始开发送货机器人。有专家表示,与传统物流相比,无人送货不但能免除人与人直接接触的顾虑,还能增强实效性和用户体验。在人力成本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配送需求却一直递增,并在某些节点呈现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为无人配送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因此,很多行业巨头盯上了这个新兴领域。相信此次疫情过后,无人经济的场景将更为丰富。

大数据应用

这个假期让很多人多了一个特别的习惯:一觉醒来,拿起手机,刷一下“疫情数据实时更新系统”,更直观地关注全国疫情发展动态。这在17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大数据等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但让信息更透明,民众参与度更高,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能够为疫情的监测、防控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据了解,目前上线的“患者同乘”信息查询系统、地区疫情查询系统、疫情数据实时更新系统、发热门诊分布地图等,每天有几千万的浏览量。尤其是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系统,用户只要输入行程日期、车次和地区,就可以查询到是否与确诊患者同乘过飞机、火车或地铁。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曾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专家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梳理感染者的生活轨迹,追踪人群接触史,成功锁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触人群,为疫情防控提供宝贵信息。她举例说,有的患者表示自己无疫区接触史,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排查,就发现他至少接触过好几个来自疫区的人。

与2003年的非典时期相比,如今的大数据应用功能强大,能够精确到某一个目标每天去了哪里,在做什么,有什么喜好,甚至对他未来的行动轨迹都能做出较为准确的预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电子政务专家汪玉凯表示,武汉市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武汉从1月10日到23日流出了500万人,这就是一个精准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这500万人的具体流向,大致可以得出:60%到70%的人迁移到湖北各个地市,30%到40%流向全国各个省市和国外。”就是因为有了大数据的分析,各个地区可以研判武汉等地人员的流入情况,疫情何时进入高峰,哪些人群有感染的风险,大数据都可以预测,为下一步防控疫情提供帮助。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大数据将终结人类自由意志。”

在产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大数据技术已经站在了风口上。在疫情之中,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不但能应付重大公众突发事件,还能继续沉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专家表示,大数据技术在新经济形态中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帮助人们管理数据,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和科学决策,将在未来社会再次体现它的核心价值。

营销模式革新

“还记得以前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吗?给你一个温度正好合适的房间,有手机有wifi,你能待几天?——我是万万没想到,这也有成真的一天。”这是市民小李在朋友圈写的一段话,实际上,作为一个段子,这段话如今在网络上火了。今年,因为家在外地、交通不便,小李选择在青岛过年。在囤好生活必需品外,小李突然发现,如何打发这些“闲暇”日子也成为一大难题。小李的需求非常有代表性,即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开始期待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无论是微博热搜上的数瓜子、数树叶,还是游戏、短视频等的火爆,都是此次疫情之中折射出的人群旺盛的精神缺口。

在这种背景下,蓬勃兴起的线上营销和社交营销开始不断变换“玩法”,人们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疫情将人们赶到一个小空间里,通过不断地刷社交网络,很多人对微商、社区团购由反感到开始感兴趣。有人曾开玩笑表示,“微信里发广告的,能不能多发点,都没得刷了“。在实体零售受到重创的时候,根植于社交网络的营销模式开始走入深化。有专家认为,社交营销有情感联结的特色,能让人产生“共情”,参与社交营销的个体借助社交平台营销优质产品,这个过程既巩固了人际关系,又促进了关系营销。对于品牌来说,社交营销的特色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容易实现规模化的突破。因此,疫情过后,社交软件的价值将会被更多品牌关注、挖掘。

技术和生态的不断裂变,对社交营销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归根结底,社交营销也要不断创新方式,才能对顾客产生持久的吸引力。以故宫文创产品为例,近些年,通过推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从而带动了销售。泸州老窖的香水、马应龙的唇膏,通过极具反差特色的产品,迅速在社交网络上引爆话题,产品也一度售罄。这些社交营销的新模式,都对产品的年轻化和新生带来了积极的效果。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社交营销模式会不断普及并渗透人们的生活。只要模式更为人性化,内容和品质过硬,新兴社交生态必将迎来大发展。

这个二十世代开始得并不容易。或许,等这场灾难真正过去,人们会恍然发觉,原来,新的时代真的已经来临。

(商周刊记者 尹文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