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产业│零售业重构

春节市场本是中国实体零售业一年中最重要的时段。然而,所有对业绩的憧憬,都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那一刻,幻灭。

本来人头攒动喜庆的春节市场,变得门厅冷清。成堆的新年礼盒装成为堆积的滞销品。而粮油、蔬菜、禽蛋、方便食品、防护消杀用品等不是春节储备的产品又被抢购一空。防疫严峻、人手不足、春节和疫情叠加导致供应链运转困难,实体零售业腹背受敌。

回首2003年非典期间,生命在病毒面前显得脆弱而无辜。实体零售同样遭遇萧条凋敝的突袭,然而在这危机中,马云、刘强东却看到了希望。当年,阿里巴巴全员隔离后,马云创立了淘宝。次年,刘强东携京东转型互联网零售。2003年成为中国零售业史上互联网零售业在个人消费业务上的创始年。

岁月流转,2020年春,相近的时间,相似的危机。因为互联网零售业的高速发展而站在抉择十字路口的实体零售业,与同在发展中经历着青春期烦恼的互联网零售业,同在思考,未来何处去?

疫情是危机,也是一个行业格局革新的机会。寒冬让市场优胜劣汰,挺过去的行业将会拥有“春天到来之时”最美的朝阳。中国零售业在这场剧烈的市场动荡中抱团发展,踏冬而行,向春而生。疫情是否会带动行业进行战略重整,在危机中重构新格局?

保供难题

“本来生猪肉储备可以支撑到正月初六,但是正月初二就卖完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青岛四方店总经理孙丽萍在面对被扫荡一空的猪肉柜台时,并没有什么喜悦。此刻,受疫情影响,麦德龙的米面粮油、方便食品都基本空了货架。

“疫情爆发后,正月初二、初三突然有了较大的客流。抢购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初六,到初七市场才有所缓和。同时因为保供应和防疫同步进行,工作量也成倍的增加。门店的消杀、食品安全的等级、供应保障以及转到线上的客流,给业内提出了新的课题。”孙丽萍说。

平常井然有序的购物场面在疫情叠加的这个春节假期显得有些不简单。口罩、酒精和消杀等安全防护用品和米面、蔬菜等基本保障物资受到各级市场消费者的关注。这些短期爆发的异常需求,在不良情绪的渲染下制造了一种虚假的短缺效应。

虽然各级粮食储备库投放的储备粮油,菜篮子工程保障的蔬菜、生猪肉、冷冻海鲜,紧急从海关通关的水果,从外地应援赶到的蘑菇、腌菜等迅速通过供应链汇聚到商超,为消费者提供了生活保障,但是难题依然接踵而来。由于春节这一特殊节日,本来短缺的人工在居家隔离后显得更为窘急需。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地不同程度的防疫限制增加了物流保供的难度。居家隔离、客需转战线上,让很多商超陷入了没有自建配送平台的尴尬。

任何危机都是对资源体系的大考,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

原青岛永旺商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尚惠杰认为,“面对社会突发的重大事件,对敏感商品的快速调达,企业组织机构的有序应对是对当下零售业的考验。”而在危机面前,实体零售业所面临每一个困难似乎都在疫情期间被放大了。


融合加快

正月初二晚,等妻子回家相聚的谭先生,一直熬到4岁的女儿入睡,才等到在永旺购物中心负责京东到家业务的妻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归来。

疫情的爆发倒逼传统零售企业加快了线上融合转型的步伐。据达达集团数据,包括步步高、永旺、绿地优选、卜蜂莲花等企业在内的近40家连锁商超在疫情期间上线京东到家平台。此举让实体零售业以最短的路径融合了互联网线上零售业的客户端优势。

达达集团数据显示,春节防疫期间,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其中除夕至正月初六,蔬菜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510%,水果同比增长超300%,鸡蛋增长770%,乳制品增长370%,水饺、馄饨等速冻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90%。

由于防疫需要,许多原本在实体零售和互联网零售间转化困难的中老年人也开始转向线上采购。C端消费需求增量迅猛,达达集团快速启动了"到家新鲜菜场"项目,重点保障每日7-10点京东到家平台生鲜类商品供应充分、价格稳定、配送及时。

疫情期间,在武汉广泛使用的无接触收银、无人配送、无接触配送等手段,成为互联网零售向线下融合的标本。由湖北中百仓储和阿里巴巴旗下淘鲜达团队合力搭建的无接触收银超市,没有店员、没有收银员,买完东西扫码即走,能在保证物资供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这其中,实体店的社区网络和仓储优势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实现了无接触收银、无接触配送到家的融合。

到家业务需求激增,企业在线服务能力、平台履约能力、配送能力在疫情期间面临考验。实体零售业和互联网零售业通过融合打造新模式,共同保证了市场的正常运行,比如联合供采解决了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平台疫情期间遇到的供应链组织不利、商品难以流通的问题;共享员工则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难题。

疫情保供需求极大推进了“互联网零售+实体零售业”的融合度,同时提升了新零售业态的市场渗透率。

微信小程序的数据显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增长149% ,社区电商业态交易笔数增长322%。同期京东到家、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订单也是呈暴涨之势。互联网零售需求的爆发为市场供应提供了相对安全的购物通道,而通过互联网赋能,实体零售业也极大的降低了因为防疫造成客流萎缩带来的损失。

格局重构

与2003年非典期间的市场不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零售业正处于实体零售业和互联网零售业逐渐融合的市场阶段。线上消费、线下体验已是成熟的商业模式,零售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处于相对缓慢的周期。

在疫情极限条件下的市场环境和C端异常需求的促动之下,实体零售和互联网零售加快了线上线下融合并加速了商业格局的重构。

“融合升级,解决了过去在中国市场没有实现的社区化、网格化、终端化的商业服务。而从供到销、从商品端到服务端、从线上到线下。从互联网怎么进到怎么出,在市场上有一个粉碎旧层级建立新结构的阶段。”尚惠杰说:“经济和社会危机是推动零售业发展的最好的动力,每次危机都伴随着各种商业机会的出现。就像1928年美国金融危机催生了连锁超市,1995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优衣库和便利店的发展,2003年非典催生了淘宝、京东等互联网零售企业一样,武汉疫情也能成为促使中国零售业重构格局实现进化的窗口,催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业态。”

武汉疫情促进了实体零售与互联网零售在商业模式上的整合与重建。通过对实体零售注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诞生了无接触收银、无接触配送等新运营手段和无人商场、共享员工等新业态。集合线上线下优势,打通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后,这些新业态在各自的市场层级上进一步提升了供需匹配水平和社会组织性。

广西南宁:校企合作 教材到家(图:新华社)

针对疫情爆发后的市场特点,中国零售业构建了综合性购物中心、大卖场、超市、社区店、便利店等实体零售业态,与互联网零售业中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小程序电商等多种业态交叉服务的新场景。

“疫情期间,通过实体零售业在社区网络和互联零售业在技术注入上的层级功能互换重构,实体店实现了无人接触式服务,互联网商业则借助实体店长期发展线下网络向线下社区业务下沉。以这个思路和速度发展,中国零售业由平台概念彻底进化到空间或者生态概念只是时间问题。”博锐特商业机构总经理赵鹏认为,短期内零售业将完成新业态的全局整合。

德勤亚太区消费品及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张天兵也认为,本次疫情凸显了未来零售的发展方向。未来不会再有新、旧零售的区分,行业巨头一定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谁走在前面,谁才有机会成为获利的一方”。

(商周刊记者 赵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