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绿色双碳经济——青岛高质量发展的4个关键词:创新、绿色、数字、特色

新年伊始,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指出,新的一年青岛应着力提升转型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会议强调,青岛要抓住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用好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数字赋能、特色发展四组“动力”,努力走出具有青岛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创新驱动,为动能转换提供强劲引擎

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需要“创新”作为引擎。要强化创新驱动,深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2022年,“创新”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在山东的创新版图中,青岛不仅是动能转换的“三核”之一,而且创新力一直走在前,在全球创新指数、科技创新竞争力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等榜单中,青岛均位列全国前十。

2023年,“创新”更要成为青岛这座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观大势、育新机、开新局的具体实践,用深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最优创新创业生态、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来回答新兴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布局结构不够优等现实问题。

未来,在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应建好用好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此外,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也应同步跟进。

一直以来,青岛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下足了功夫,通过深化改革来引导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2022年底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方面作出安排。提出建成启用山东能源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300家、8000家,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给予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人才政策定制权等。而这一目标,也与会议指示高度吻合。

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

制造强市如何念好“低碳经”?会议也做出了重点部署:要强化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不久前,青岛刚刚出台全国首个“双碳”地方标准体系——《青岛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收录“双碳”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5098条,为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2022年12月29日,政府工作报告从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全面完成东岸城区“煤改气”攻坚任务,深入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1.2万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等。

从具体产业调整来看,青岛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皆有“低碳发展”的相关布局,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这不仅是青岛切入汽车产业的关键突破口,同时也是“双碳”引领能源转型投资、激发工业创新投资过程中一条长期热门赛道。眼下,青岛已聚集了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奇瑞、华人运通等7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及国轩电池、力神电池、特锐德电气等近200家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

此外,氢能及储能作为青岛重点布局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也有非常明确且细化的发展目标。据《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到2025年,青岛将培育超过10家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数字赋能,“工赋青岛”成关键抓手

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赋能产业、抢占未来制高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会议指出,要强化数字赋能,做大做强数字经济,高水平建设数字社会,打造高效数字政府。

制造立市、制造强市的青岛具有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结构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版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急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青岛市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中,青岛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制定了《青岛市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按照规划,青岛重点通过打造“产业培育高地、数字赋能典范、协同发展标杆、绿色低碳先锋”,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融合发展数字转型、产业生态培育营造、清洁安全节能高效“四个走在前列”。其中,“融合发展数字转型上走在前列”的目标,是到2026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50%。

而“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抓手。无论是青岛市“十四五”规划、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还是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工赋青岛”均变成了具体的细化目标:每年数字化改造1000家企业,建设一批标杆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灯塔工厂、智慧园区,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支持卡奥斯打造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橡胶轮胎、纺织服装、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等特定行业平台创新发展,实现4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工业互联网正在塑造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特色发展,海洋与开放是重点

高质量发展应在“特”字上做文章,会议强调,要强化特色发展,充分发挥青岛在经略海洋、对外开放、军民融合等方面优势,努力走出具有青岛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带动,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等“五个中心”,努力在经略海洋中走在前列。

今年,青岛将聚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从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方面作出部署。提出推动三大国家深海平台建设加快突破,加快总投资2000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建设,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加快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6个项目建设等。

而与海洋强相关的,除了蓝色经济便是对外贸易,青岛约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展示着将开放势能转化为发展效能的城市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除了拥有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耳熟能详的开放平台,还有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平台,这些平台也将赋予青岛国家战略加持的政策红利。

深化发展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路线已明,青岛将勇挑大梁,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璐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