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海洋心·强国梦|什么是现代化海洋牧场?

渔猎是先于农牧业出现的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人们“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猎鸟兽为“佃”,捕鱼鳖为“渔”)。

随着社会的发展,渔猎逐步发展出渔业中的捕捞业和养殖业,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人们靠海而生,结网育种,捕鱼抓虾养螃蟹;后来造船结队,走向远海,捕捞新鲜海产品。

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发展,使得世界多国掀起了船舶制造的高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了从“靠海吃海,看天吃饭”到“耕海种湖”“耕海牧渔”的革命性变化。

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我国的渔业生产由一穷二白到1988年水产品产量高于1000万吨,再到1990年水产品产量跃升为世界第一并保持至今。2017年和2018年,我国水产品年产量均超过6400万吨,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约为46千克。

然而,传统粗放式渔业生产方式已导致我国大多数海域生态受损,随之而来的是水产生物病害严重、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创新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模式,实现生态健康、环境友好、资源养护,保障人海和谐发展,海洋牧场应运而生。

人海和谐——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概念图

海洋牧场是指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建立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能够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牧场中的海洋应该是“绿水青山”、鱼虾蟹贝藻参应有尽有、海洋生物自由繁衍生活的蔚蓝家园。简单来说,建立海洋牧场就是人类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等方式在海底建“房子”,让海洋生物有栖息繁殖场所,通过种植海藻、海草等改善海底生态环境,通过增殖放流丰富和恢复海洋生物资源,同时结合鱼类行为驯化技术间接控制鱼类行为,最终实现滩净岸美、水清见底、藻草葱郁、虾壮鱼肥的目标。

世界海洋牧场的历史变迁

“海洋牧场”一词最早提出于1971年的日本。1973年,日本在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应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海洋牧场。

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理念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我国海洋生物学家朱树屏提出“水是鱼的牧场”理念,倡导“种鱼与开发水上牧场”。1965年,曾呈奎院士提出必须大力研究重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情况,以解决人工养殖的一系列问题,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使海洋成为藻类和贝类的农场、鱼虾的牧场,达到耕海的目的。

1978年,曾呈奎院士提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构想,即在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在海洋牧业的基础上吸收了日本等国学者的思想,更加明确地定义了海洋牧场。

1999年,陈勇教授结束日本留学回到大连海洋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就辽宁省及全国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带领团队开展海洋牧场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海洋牧场事业的开拓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陈勇教授及其团队在国内率先成立省级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发平台——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牧场为研究对象的研发平台。

2008年,我国有关海洋牧场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国家海洋局立项。相关科研院所在大连獐子岛海域开展了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应用与示范。

为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促进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环境修复,我国大力推动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目前,我国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于辽宁、山东、天津、河北、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

大连市獐子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大连市獐子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北黄海的大连獐子岛海域,覆盖海域面积达1600平方千米。该海洋牧场以出产虾夷扇贝、刺参、鲍鱼、海螺、海胆等绿色健康的海珍品闻名全国。

该示范区坚持“研究良种、生产良种、经营良种”的发展思路,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新品种育种开发技术不断生产出各类优质海珍品苗种;在确权海域进行了功能区划,主要包括虾夷扇贝增殖区、鲍鱼增殖区、刺参增殖区等,实现了产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遵循“生态是有生命的”文化理念,利用物理与生物相结合的方法、技术设置人工鱼礁,营造海藻(草)场,修复与优化海珍品生活栖息场所。

獐子岛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通过海洋牧场的建设,使渔业资源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具有示范意义。另外,獐子岛海域自然条件优越,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鳕鱼等鱼类数量多、个头大,是发展潜力很大的钓场。

青岛市崂山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青岛市崂山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仰口风景区海域内,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示范区秉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理念,底播增殖大量海参、鲍鱼、魁蚶等苗种,增殖放流数万尾黑鲷、牙鲆等恋礁性鱼类,并开展太平洋生蚝、栉孔扇贝等海洋生物的水面网箱养殖。青岛市通过大力建设海洋牧场,促进了生物资源的自然增殖,实现了高生物量状态下的生态平衡,为各种海洋生物资源的修复和增殖创造了条件。

另外,该示范区在海洋牧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海钓休闲渔业,紧密结合崂山风景区的“游山”“民宿”等项目,成立了青岛海泉休闲俱乐部、崂山湾狮子岛省级休闲海钓钓场等,加速推进休闲渔业的发展。崂山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海南省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

蜈支洲岛坐落于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亚龙湾,距三亚市中心约30千米。全岛呈不规则的蝴蝶状,面积约为1.48平方千米,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1100米,海岸线全长约5700米,其南部最高峰海拔约为79.9米。蜈支洲岛具有丰富、独特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主要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为手段,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宗旨,最终通过“海洋牧场+旅游”的方式开展潜水、海钓等项目获得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目前,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礁体表面附着的珊瑚、贝类、藻类等生物种类达120多种,鱼礁区鱼类数量比非鱼礁区高5~10倍。

编委会主任:蒋兴伟

执行主编:赵建东

2021年6月,“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建设海洋强国书系”出版。作为一套科普类图书,该书系系统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历程、技术攻关、最新成果等内容,是海洋意识教育、知识普及和海洋强国理念提升的科普读本,是贯彻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系列论述和践行“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要求的文化载体,是向青少年以及社会各界普及海洋知识、提升海洋意识的优秀科普读物。

这套书共分4册,分别是《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挺进深海·潜航一万米》 《耕海牧渔·奋楫千重浪》《定海神针·决战新要地》。

来源:青岛出版集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