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小时候的风味》:走进儿童文学作家的儿时记忆

年味,是人们回忆里那些鲜明且热烈的风味——那些带着浓浓乡愁的家乡美食,那些伴随成长的故乡风景,那些一直在变与不变中徘徊的家乡风物。

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小时候的风味》,带着我们走进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的儿时记忆,和老先生一起回望他的童年、重温他儿时的风味,一起去探寻年味儿的踪迹。

过年吃腊味:一根腊肠对半分

《小时候的风味》内页

腊味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美食,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年货,各家的腊肉腊肠在腊月便开始腌制和晾晒了,即使是不会腌制腊味的家庭也早早就去腊味店里买回。

印象里,过年时腊味总是会牢牢把控住我们的口舌。有时吃饭总会拿出腊肠切开来做个开胃菜或是下饭菜;有时炒蔬菜会把肥瘦相间的腊肉放进去一起炒,滋滋声里腊肉的肥油和咸味融进蔬菜里,滋味儿更是难得;有时煮咸粥、煮豆丝也会放进腊肉腊肠让粥和豆丝里带上些肉味。

在任溶溶先生笔下,腊味亦是他深刻于记忆中的风味:他总记得广东的“皇中皇、皇上皇、太上皇。每一家都是呱呱叫的腊味字号”;他怀念自己家妈妈亲手做的腊味,因为妈妈知道他不爱吃肥肉,所以会做“精瘦的腊肠”;他记得小时候和弟弟吃腊肠的情景,他们总是“一根腊肠对半分”。

过年吃橄榄:元宝茶图好兆头

《小时候的风味》内页

当看到任溶溶先生的《小时候的风味》,会发现橄榄在任溶溶先生的记忆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他回忆中,“乡下祖居门前有一棵很大的橄榄树。树上结出一串串橄榄,孩子们就兴高采烈,拿长竹竿把橄榄打下来吃,也送去给大人。”

对于橄榄我们并不陌生,它可以生吃、可以腌制后当零嘴、可以烧菜,橄榄的核儿还可以刻成名贵的雕刻品。腌橄榄也是年货之一,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过年家里总会买上一袋腌橄榄,味道甜甜的,带着些咸味,常和那些腌话梅、山楂、陈皮放在一起,是过年常吃的腌制品。

任溶溶先生也说橄榄是他小时候过年的必备品,因为“橄榄还表示好兆头”,预示着新年吉祥。在广东“过年时来客人,送上一杯茶,茶两边放两个橄榄,那就是一杯元宝茶。”

任溶溶先生记忆里,有着元宝茶这样“橄榄配茶”的茶俗和传统年俗,是橄榄和茶所带去的待客年味儿,预示着新的一年欢迎宾客、开门大吉。

过年嗑瓜子:一格瓜子满当当

《小时候的风味》内页

如果说过年有什么炒货家家都会买,那必是瓜子无疑了。中国人爱嗑瓜子,我们总能看见邻里聊天的时候一人抓一把瓜子在嗑,看到人们看电视时也常会随手抓一把瓜子边嗑边看。过年时的瓜子更是人人“爱不释手”的吃食,家家的果盘里必会有瓜子的一席之地,无论是葵瓜子、西瓜子还是南瓜子,瓜子总会是最先空盘的那一个。

任溶溶先生想,“吃瓜子恐怕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外国人似乎没有吃瓜子的。”确实,嗑瓜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平日里人们就老爱嗑瓜子,瓜子是人们解个嘴馋、打发时间、聊天唠嗑缓解尴尬的好物。到了年三十,嗑瓜子则被赋予了更深的寓意,这天晚上嗑瓜子被叫做嗑穷,意为摆脱贫穷、新年富足,这也是为何瓜子能成为人们过年必备的年货。

在他的书中,任溶溶先生还告诉了我们他儿时在广东过年关于瓜子的习俗——“红瓜子”。他“小时候在广州过年时的全盒,当中一格就放瓜子,是红瓜子”,他便是负责全盒,要“一直让这一格红瓜子摆得满满的”,如果“有人来拜年,总是在这一格上拿几粒瓜子,放上个红包,是为‘有银’。”尽管不同地区过年时嗑瓜子习俗略有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嗑瓜子成为过年走亲访友、拜年问候、提升感情的“辅助神器”,开着电视当背景音、边嗑瓜子边聊天,这便是过年时平民化的情调与年味的缩影。

在书中,我们看到一个在童年记忆里寻找儿时风味的老人,能看到这个老人在追忆小时候的美食,回味小时候的零嘴,回忆小时候看的戏、看的书、听的曲。肠粉、南乳、芋头糕、马拉糕、云吞、蚕豆、京戏、武侠片……任溶溶先生还有许多留存在记忆中的“小时候的风味”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汪梦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