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已有132个宏观地震监测点 新预警系统2022年投入使用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葛均艳)5月8日,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在青岛政务网就网民关心的“加强青岛市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在线回答。记者在问政过程中了解到,青岛有132个宏观地震监测点,新的地震预警系统也将在2022年投入使用,青岛市的地震监测能力整体上已经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 

市应急管理局巡视员郭玉贵在回答网民问题时表示,我市现有的地震监测网络由测震台网和强震台网及前兆台网组成。测震台网包括行政区域内的7个测震台和共享我省其他地市的23个台,强震台网包括10个台站。测震台网经过2008年和2015年两次改造,网内子台数由7个扩展到30个,台网孔径由95公里扩展到150公里,并实现了与省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青岛市的地震监测能力整体上可以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 

在问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青岛市建成了测震、前兆、强震观测台网,以及宏观观测网络,目前正在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网络项目规划设计,预计2022年建成。 目前,全市共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40处。包括市南区八大峡广场、市北区海琴广场、李沧区文化公园、沧口公园、青岛西海岸新区市民文化广场、城阳区世纪公园、即墨区墨河公园、崂山区国信体育中心、莱西市体育中心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对于青岛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地震带上,郭玉贵介绍,我市存在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 青岛市地质构造较复杂,被北东向郯庐强震活动带、北西向燕山—渤海强震活动带和北东向南黄海强震活动带环绕,北东向牟平~即墨中强地震带贯穿。 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震以小微震为主,目前, 青岛市建设了测震、前兆、强震观测台网,以及宏观观测网络,而宏观观测网络由分布在全市的132个地下水、动物等宏观前兆观测点组成,观测动物、植物、地下水、地电等宏观前兆,以属地化管理为主,各观测点实际观测,通过光线、APP、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上报。 

此外,在问政过程中,郭玉贵还向网民科普了应对地震时的一些自救知识。同时也对网民关注的地震应急包等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应急“装备”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