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发布2021年防汛大数据:应对8次强降雨无人因洪涝伤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林慈恩)11月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应急局就2021年全市防汛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据了解,今年汛期,我市成功应对强降雨过程8次、台风影响1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099人,全市大中型水库、河道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伤亡。今年汛期呈现出汛期较往年延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地降雨突破极值、工程蓄水明显增加的特点。

据悉,今年汛期我市气象条件复杂,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频发,防汛任务较重。汛期较往年延长,今年汛期自6月1日开始,至10月23日结束,结束时间较往年汛期(6月1日—9月30日)延后了23天,防汛压力也相应增大。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今年降水量打破了“七下八上”的传统规律。历年“七下八上”平均降水量185.3毫米,今年“七下八上”降水量只有98.8毫米,比历年少86.5毫米。今年8月下半月至汛末,降水量为369.1毫米,占今年以来至汛末时降水量46.5%。从空间上看,崂山区东部山区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平度市西南部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大点崂山区蔚竹庵1760.0mm,降水量最小点平度市万家411.1mm,最大点为最小点的4.3倍,地区差异较大。

局地降雨突破极值,9月4日至6日强降雨过程中,崂山区平均降水量位列全省县(市、区)平均降水量第一位,蔚竹庵、崂顶、后旺涧位列全省县(市、区)点降水量前三位,其中蔚竹庵水文站测得最大24小时降水量506.5毫米,为该站自1965年设站以来最大值。

工程蓄水明显增加,受降雨影响,全市共17条主要河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共进水约24550万方,先后有8座大中型水库预泄或调洪,489座小型水库中有300余座蓄满溢洪。至汛末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蓄水42998万方,比历年同期多蓄12198万方。

记者了解到,市应急局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汛指挥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应急部门综合协调、职能部门专业支撑、防汛专家技术支持”的协同作战工作机制。气象部门成立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水务部门切实发挥各类水利工程“拦、滞、蓄、排”等作用,先后发布洪水调度令20余次,派出专家组和工程抢险指导组20多个。公安部门及时部署警力加强前海一线、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巡查和警戒值守,出动交警加强对主干道和180处易积水路段的道路巡查和事故快处。自然资源部门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066处,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1次,推进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75处。海洋渔业、海事、文旅、城管等部门在台风“烟花”影响期间组织海上5760艘船只全部回港,紧急关闭全部22处海洋牧场、7处涉水景区和9处海水浴场,有力地确保了水上安全。

全市各级共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23名,明确水库“三个责任人”(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1548名,山洪灾害易发区包保责任人711名。组织承办了全省防汛防台风综合应急演练,拉动队伍12支、900余人,动用各类救援装备30余台套。市应急局在现有应急指挥平台建立防汛专题库,汇聚493个雨量监测站点、37条河道、513座水库、城市积水点等多个部门的防汛实时监测数据,整合区市和部门防汛队伍、资源及隐患信息,形成全市“一张图”,动态掌控全市防汛态势。汛期根据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发布防汛(防台风)预警6次,发布山洪预警88次、山洪预警短信1.23 万条,村(社区)启动山洪预警广播4次;坚持每周组织气象、水利、水文、地质等行业领域专家开展会商,研判形势、研究对策。重要天气过程加密会商、滚动研判,及时形成会商意见,指导各级各部门有的放矢地做好安全防范。

下一步,市应急局将加快推进防汛减灾智慧化建设,持续提升我市防汛减灾救灾能力,认真抓好新修订的《青岛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培训和宣贯工作,健全防汛物资装备采购、轮换、储备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培训和实战演练,持续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将防汛基础数据纳入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防汛监测预警设备智慧化水平,统筹推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应急决策指挥能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