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南下上海取经,青岛文旅产业可以学什么

□商周刊记者  宋佳

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品格,“开放、创新、包容”等元素共同塑造成上海最鲜明的底色。6月28日,一场“顶格送行”拉开了青岛干部赴上海专业实训的大幕。等不起的青岛南下上海取经,瞄准的是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先进经验,叩开的是通往城市新层级乃至辐射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的大门。

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达到60%左右,发达国家稳定在70%左右。可以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各大城市领导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核心。

上海经验似乎可以给青岛诸多借鉴。2019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7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文旅产业更是大放异彩:2019年,上海接待国内旅游者为3.61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897.23万人次,全年演出达到3.4万场,举办展览近2000场。与上海同为改革开放前沿的青岛,接待游客人数却不足上海的三分之一。尽管,青岛不乏得天独厚的资源,文化底蕴更是如数家珍,文旅产业却一

直不温不火。

等不起的青岛,急需打开全新局面。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所言:“与上海对接,首先是人的对接,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建立起青岛与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内在联系。学习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精神和知识技能,更要以现代服务业为窗口,学习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品格。”

开放、包容、创新,是上海人的财富密码,亦是青岛文旅产业破题的一把金钥匙。

开放,开放,再开放

可以说,上海是一座将开放气质发挥到极致的城市。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4.5%,其中3月份增长20.8%。4月,又有31个外商投资项目与外资公司落户上海。在总部经济的带动下,上海的外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全市20%的就业、27%的GDP和33%的税收。

这也是上海高水平开放硬实力的真实写照。不论是百余年的开埠,还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都为上海“外向型”基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国家试验田的上海也十分争气,每一次的探索的步子都令人颇为惊喜:从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第一家自贸区,从第一块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上海用一次次的实践证明,“同样的政策只要给上海,上海人总是会做到最好。”

这份自信的背后,除了城市品格中的开放基因,更多的是城市血脉中流淌的“敢于担事,勇于探索”的底气。开放,其本质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而文旅产业想要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最离不开的就是开放。可以说,能在多大市场空间内配置这些资源,就决定了这个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边界。

这也给同样具备“外向型”基因的青岛以启迪:上到现代服务业,下至文旅产业,青岛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开放的胸襟和敢于担事的品质。

对外,上海对文旅产业的开放摸索早已进入“深水区”。2018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继续保持贸易顺差。上海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以及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发展文化贸易,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发展,培育对外文化贸易示范基地和交易平台,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对外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对内,开放的胸襟和敢于探索的胆量同样重要。面对疫情,上海人没有停止开放探索的步伐,而是在“造节”上推新出新。以“全城打折季”为主题的首届“五五购物节”是全国首创的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参与商家线上超过52万家、线下超过10万家。数据显示,在购物节期间,仅上海市200家大型商业企业就实现销售额684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33.5%。在这一点上,上海与深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政策支持时,要敢干;缺乏相关政策时,要敢闯。

疫情过后的文旅产业正迎来克难攻坚的关键时刻,此时最需要的,正是这股拼劲,等靠要”多干不如少干”等陈旧观“ “念必须摒弃。如今的青岛,坐拥多项国家战略加持,没有前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教案可学。唯有大胆闯、大胆试,才能扛起青岛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感受城市包容魅力

作为中国最具开放引领力的城市,上海提出了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并将“上海服务”居于首位。这也为理解上海的城市包容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学上海,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城市包容力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敞开大门迎客来,相应的文旅产业服务的配套设施、温和适宜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办事的执行力等等,都是包容力的应有之义。

休闲文化设施的差异化供给成为映射城市特性的关键因素。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指出,北京和上海的演出场馆数量具有绝对优势,紧随其后的则是新一线城市成都——这3个城市占据了全国25%的演出场馆资源。同时,仍有许多城市的博物馆和演出场馆都还带有明显的配给制色彩——虽然在数量上匹配城市规模,但是在质量上,不乏长期空置或者展出内容不尽如人意的博物馆和文化场所。

居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美元的上海,早已迈入高品质文化消费和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文化休闲设施的配套,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可圈可点。疫情期间,为满足观众不断提升的观演需求,上海在线上启动的市民文化节已开展活动2000余项,参与人次达1800万。而错落分布在商圈、绿地、景区、创意园区的新型演艺场所,更是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更多元的演出内容和更丰富的观演体验。

营商环境是企业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现代服务业来说同样也是极为敏感的因素。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列入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在这一评估中,“上海样本”权重占比达55%。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有上海

人对构建最优营商环境的一股“执拗”:

一方面,文旅产业不能简单制定一套简

单通用的政策“包打天下”,要结合实际

制定相对完善的“个性化”政策;另一方

面,对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呼声,要因企施

策提供个性化服务。

就在不久前,上海再次传来新消息: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出炉,新方案将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实际需求,提供一揽子制度供给。而“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实际需求”,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上海市政府办事的效率和执行力。

归根结底,包容的核心,关键在于为人民谋福利的发展定力和激发市场活力的巧劲施策。也正是这份包容力,为城市的发展和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带来了无限可能。

创新注入文化内涵

早在1998年,上海便是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的城市,同一批进入名单的,还有青岛。

城市的发展,既有异质性,也有相通性。作为同一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总是能在上海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青岛是正在倾力建设中的国际时尚城,上海已是国际时尚高地;青岛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个授予“电影之都”,上海则是电影产业传入中国的起点;青岛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上海更是将手中的一副资源好牌打得风生水起。

这些相通性中有一个核心关键——对本土文化持续不断地创新。敢于创新的上海人深知一个道理:真正的城市文化品牌的建立不只是树立一张金字招牌,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内容输出。从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便可一窥端倪:从“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到“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足见与《2018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相比,上海的文化产业已经迈入了提质增速的关键阶段。

此次青岛南下向上海取经,一方面是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先天优势并不欠缺的青岛,虽然在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方面颇具优势,但短板也十分突出:在剧本创作、后期制作、发行放映等领域的力量还十分薄弱,缺少像上海灿星文化、慈文传媒、金辉艺术传播等行业头部企业引领产业升级;缺乏像迪士尼乐园等代表性的文旅大项目来推动青岛旅游吸引力大幅跃升;健康养老产业方兴未艾,青岛高品质医养健康产业体系尚待完善等。

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摆在青岛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这意味着,不仅要为现有的文旅资源注入创新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强强联手、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生态平衡的平台思维。

青岛学习上海,在南北经济差距的大背景下,其实还有很多“隐形附加值”。青岛作为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中转站”,它的转型和超越,未来将更有力地辐射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若打通“申青”联动,不论是对黄河流域还是整个北方城市来说,将有了更具现象力的连接。

文旅路径的破局,亦或是北方城市振兴的机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