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四名中职生逆袭戴上“硕士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这几天,随着国内各高校2020年研究生录取名单的出炉,青岛电子学校的教师办公室里惊喜不断:这所中职学校的多位老师接连收到了弟子们传来的硕士录取喜报。 “普高考大学、中职学技能、毕业即就业”,这是很多家长心里中职生的唯一出路。但戴栋晨、徐坤鹏、张家豪、崔莹莹四名学生,从7年前进入电子学校开始,就从未“安分”等候已被设定好了人生路,从未放弃自己的“大学梦”。如今,他们用7年2500多个日夜不停步的努力,实现了从中职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惊艳逆袭,提供了中职生成长的全新样本。

逆袭故事:想获得成功先要选最难走的路

从中考普高线下四五十分,到山东省春季高考“榜眼”考入山东理工大学,再到顺利进入中科院大学读研,戴栋晨诠释了“越努力越幸运”。进入电子学校2012级春考班后,让他没想到的是,一直在初中成绩居中“默默无闻”的自己受到了老师特别的关注。 “我偏科较厉害,春季高考文化课只考语数外三门,给了我更多的时间补弱增强。 ”进入高中后戴栋晨学习上得心应手,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二,2015年山东省春考考生人数最多的一年,戴栋晨考出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顺利就读山东理工大学。进入大学后,上大一时他在全国性机械制图大赛中夺得二等奖;大三后开始全力备战研究生考试,终于在“520”这天如愿接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

中专、大专、本科、硕士,七年时间三次抉择,每次都是一次蜕变,徐坤鹏的深造之路更加曲折。进入电子学校2013级三二连读专业后,徐坤鹏学习一直很刻苦,将高中所有的奖学金都收入囊中。按照计划,徐坤鹏高中毕业后将进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进行一年学习加一年实践,然后正式就业,但徐坤鹏却选了一条更难走的路。大专第二年他中断实习,跑到济南上起了专升本培训班。顶着压力,徐坤鹏当年顺利考入了滨州学院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就放松,徐坤鹏始终没有松懈,凭借这样的坚持,他顺利考入了青岛理工大学读研。

作为全省首届3+4专业毕业生,张家豪和崔莹莹同样给班主任邹旋送上了“520”大礼,张家豪在青岛科技大学完成4年本科学习后,跨专业考上中国海洋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崔莹莹则继续在青岛科技大学深造,就读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

政策红利:“3+4”和春高拓宽升学通道

因普高职高泾渭分明的培养方向,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升入本地优质普高学校,分数不够就选二线或三线普高,再不济就上当地的私立普高,主动选择中职学校的屈指可数。“多少年了,我们每年招的学生几乎都是考普高‘掉’下来的。”青岛市区一所明星中职学校校长对记者说。而因为普职招生比例的问题,国内许多城市都发生过家长“投诉”事件,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教育部门提升当地的普高升学率。

与普高相比,过去上中职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考大学。为了打破过去高考“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拓宽学生的升学之路,2012年,山东省将往年的对口高职考试改成了春季高考,首次实行春季高考与夏季高考两次高考,单行道变成双行道,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喜从天降,多了一次考大学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在春季高考投放的本科名额逐渐增多,春季高考的吸引力自然大大提升,青岛电子学校的戴栋晨就是受益者之一。此外,2013年,山东省还推进了“3+4”中职与本科高校分段培养招生试点。青岛作为试点推出这一招生模式时,参与试点招生的中职学校分别是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青岛电子学校和青岛华夏职校,每所学校各有一个专业参与录取。自此,“3+4”一步步走上被火热关注的道路,加入试点的学校和专业也越来越丰富。到了2018年,青岛市“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中等职业学校有11所,共计14个专业点,衔接本科高校5所,培养规模711人。

除了春季高考、“3+4”外,中职学生升入高校的道路还有一条:“3+2”,从2002年就开始启动的“3+2”,也就是“三二连读大专”是更多中考分数不理想学生的首选,但近年来,“3+2”也开始衔接本科高校,吸引力自不可同日而语。

5月26日,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了2020年山东“3+2”和“3+4”招生政策,从中可以看出,今年山东“3+2”和“3+4”衔接本科高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均继续扩大。对于包括青岛在内的山东广大中考生和他们的家长而言,是“擦线”上普高、争夺不到一半的夏季本科名额,还是选择一所兴趣和特长兼备的中职学校,应该是个充分考虑权衡的问题。不管怎么说,不断拓宽中职生的升学通道,也充分有效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让家长们口中的“命运分界点”不再提前到孩子参加中考时。(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艳杰 通讯员张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