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高新区:用好“加减乘除” 算好营商环境“综合账”

区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支撑。“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将优化营商环境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顶格推进,持续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以成为全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目标,青岛高新区以企业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紧扣“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大重点领域,立足园区实际,以改革创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助企做加法 为企增质提效

寒意深深的12月清晨,刚刚到任不久的青岛高新区领导班子成员便与安全专家们一同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来到正在忙碌建设中的项目施工现场,帮助企业和项目建设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聚力守牢安全防线。

安全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在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尔生物医疗安全科创产业园项目现场,安全专家对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和安全设施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检查中发展的问题,专家们会出具具体问题清单,并将督促指导企业及时做好问题整改工作。像这样的安全检查在青岛高新区已常态化开展。“安全是一切发展建设工作的前提,很多时候我们企业可能没有这个条件请到这么专业的人来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现在政府直接给我们做了,给我们节省了资金,也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到建设生产工作中。”检查中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除帮助企业盯紧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防线外,青岛高新区对企业的帮助还贯穿于企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青岛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批发式融资”,按照政府、企业、银行“2:1:8”的出资比例,为11家企业融资11亿元。为满足企业对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需求,青岛高新区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累计引进中科院院所6家,市级以上科研机构100余家。

深化“人才特区”建设。拥有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累计引进院士33人、海内外高层次专家100余人。建有全市规模最大产权型人才公寓,为区域乃至全市人才引进作出突出贡献。

审批做减法 激发创新活力

土地招拍挂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预审意见的“转正”,拿到了正式施工许可证。作为青岛高新区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在接到海大生物产业园项目申请后,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根据项目方开工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了审批事项清单和倒排工期计划表。同时,联合建设部、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分局等相关审批部门,利用项目拿地“空档”,为该项目建设施工开展容缺预审查,出具多项关键审批流程预审意见,使企业在拿地之前就可以进行规划和施工手续模拟审批,进一步缩短了开工前的准备周期,全力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今年7月份,总投资5亿元,涵盖生物培养研发制造中心、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制造中心海尔生物安全科创产业园项目在青岛高新区顺利奠基,该项目同样是由青岛高新区各部门按照“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推进,项目自6月15日签订土地合同,6月30日即取得施工许可证。让“拿地即开工”真正落到实处,青岛高新区的该经验做法获得《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以及企业项目方一致点赞。

最大程度上的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青岛高新区聚焦“更快速度”,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在全市率先启用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740项业务“一站式”办理,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公布199项网办事项、“秒批”清单,推出免费快递、周末不打烊等便民举措,让企业群众办事便捷、高效。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登记、安全监督登记、人防质量监督登记等事项,实施"四合一"合并办理,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审批材料,缩短办理时间。审批时间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减为即办,申报资料也进一步减少了3项。聚焦“更大力度”,创新项目引进建设流程再造。出台《占地类产业项目服务流程再造暂行办法》,对原有流程裁弯取直,推行“阶段分包、全程串联”,原来涉及20余个部门,现在只需3个部门牵头,效能大幅提升。

环境做乘法 厚植发展沃土

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企业积极搭建展示窗口。不久前,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岛)总决赛暨2021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青岛高新区盛大启幕。自7月份启动以来,通过中国创新挑战赛共征集企业创新需求170项,达成产学研意向合作62项,意向合作金额1.01亿。连续成功举办8届的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则为企业提供“最佳创业之路”,一大批创业项目通过“蓝贝”吸引业界目光,成为高成长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青岛高新区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有生力量。而就在几乎同一时间,2021年第二届欧洲一流科技园区峰会在青岛高新区欧盟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20多家园区及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交流对接,活动吸引线上6万余人次参加。

充分利用平台思维做乘法,以平台聚资源,聚合力谋发展。除积极做优软环境外,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在硬环境的完善上,青岛高新区也是不遗余力。今年6月,困扰区域十年之久的断头路——华中路正式通车,双元路双积路节点立交于2020年12月24日建成启用,地铁8号线开通,让高新区正式进入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累计投入70余亿元,引进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实验二小等优质资源,合作建立了青岛中学、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银海学校……青岛高新区下大力气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让教育成为区域发展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同时,日臻完善的商业配套,“枕河听海、九水一区”的城市自然生态让来到这里的人们充分感受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问题做除法 全程保障服务

坚持“引进来”与“培育好”并重,青岛高新区全流程服务企业引进、落地、发展壮大的各个阶段。了解到企业因地块手续办理问题影响上市进程,立即召开现场办公会,压茬推进、容缺受理,当天就挂出了土地挂牌公告,并在截止日前3天完成上市材料受理;企业用电保障有问题,第一时间对接国家电网,积极协调通过各种方式确保企业用电需求,并加快推进供电项目建设,从根源上解决企业用电需求;企业产品研发急需技术支持,从快为企业对接区域及行业内优质技术资源……在为企业解决的一件件事情中,有大事也有小事,但只要是企业群众的需求,青岛高新区各级各部门都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切实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换取企业的好口碑。

为方便获知企业需求,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青岛高新区建立企业网格化服务机制,打造了一支专业的信息化网格员队伍,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目前,青岛高新区已经建立了“网格员—部门—管委”3级服务体系,将1200余家包括重点企业在内的各类组织纳入24个网格,向企业提供“一站式云服务”,做到“有事就找网格,小事不出网格”,小事当日解决,大事要事领导班子带队上门,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已成为青岛高新区的金字招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青岛高新区将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全力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工作,真正成为园区企业的贴心人,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孙梦 通讯员 尚萌萌 王晓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